西泠印社二〇二〇年春季拍卖会将于8月7日下午至8月10日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举槌,8月5日至7日同地举行预展。
西泠春拍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全门类、三十个专场精品迭出, “风在起时——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特别专题”、“明贤忠烈尺牍专场”值得重点关注。
古代书画,宋元明清名家云集
西泠春拍古代书画部分所呈拍的作品跨越宋、元、明、清,名家云集,接续有致,涵盖齐整。其中,宋代李唐的《炼丹图》经过《宋元宝绘》、《南宋绘画史》等权威著作多次出版和著录,流传有绪。南宋山水小品《荷塘纳凉图》为流传后世极少的季友直佳作,可补南宋绘画之缺。元代文人书画也有精品呈现,倪瓒早年水墨山水杰作《秋亭图》,引人瞩目。作品经姚绶、项元汴、宋荦、王鸿绪、何瑗玉、严信厚、王祖锡等明、清、近代著名藏家递藏,可谓流传有绪。
季友直 荷塘纳凉图
倪瓒 秋亭图
开创 “白阳画派”的陈淳其山水小品《虎丘山图》为难得之佳作,卷后书画大家曾熙有跋:“白阳写花卉,其真迹常易遇,惟山水几如星凤”,可见,陈淳山水在其传世作品中之珍贵程度。作品为钱镜塘旧藏,吴湖帆题签,鉴定大师谢稚柳题引首,清代潘奕隽、罗文彬、曾熙题跋,并在权威著作《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出版。
陈淳 虎丘山图
明代吴门书画家作品中值得关注的是祝允明、陈楫《草书前赤壁赋•赤壁夜游图》,以及唐寅的《灌木丛篁图》。前者堪称以祝允明为代表的明代草书典范,后者画幅之上有罕见的唐寅长题,徐邦达在《五谈古书画鉴别》中对此件《灌木丛篁图》书画双绝之作的传奇经历有详细的记述,吴湖帆亦在右侧裱边题“明唐子畏灌木丛篁图真迹”。
祝允明、陈楫 草书前赤壁赋•赤壁夜游图
唐寅 灌木丛篁图
此次春拍更有多件董其昌佳作与藏家见面,其中董其昌山水《升山湖图》经鉴定大家吴湖帆数次题跋,细致考订,是一件吴湖帆极为宝爱的画作,在《吴湖帆年谱》、《吴湖帆文稿》中都有记载。
董其昌 升山湖图
书法作品中,以倪元璐、傅山、王铎为代表。其中,傅山《草书临王羲之适得书帖》为清末大鉴藏家宝熙旧藏,书法流畅自然,一笔而成,是傅山临古精品。喜欢倪元璐、王铎、傅山书法的艺术爱好者不妨前往展览现场一观其作品风采。
傅山 草书临王羲之适得书帖
清初“四王”作品在西泠拍场极为引人注目,本届春拍重磅呈献两件王翚力作。《虞山十二景册》是王翚摹写宋元山水的扛鼎之作,此套册页被汪恭、金传声、李嘉福、陆高谊等多位名家鉴藏,至早于1931年商务印书馆《王石谷画法抉微》中就有出版,此后出版著录竟多达二十余次,可见其对后世藏家及绘画史的影响。
王翚 虞山十二景册
《罗浮山樵图》是一件清宫旧藏之物,乾隆帝曾将此作赏赐给名臣、大学士英和,图中钤有“赐本”印,后入藏鉴藏大家王季迁之手。此作作于六十岁,可看成王翚画风从清丽工秀向苍茫浑厚转变的标准件及绘画生涯里程碑之作。
王翚 罗浮山樵图
本届春拍还特别呈献:明贤忠烈尺牍专场,含明代十七朝名贤忠烈手书信札,作者有史可法、左光斗、杨慎、熊廷弼、夏言、祁彪佳、范景文、周顺昌、陆梦龙等,共计一百一十五页,含题跋三十九页,时间纵跨二百二十余年。每开配有晚清一人对题,信札内容言及文人生活、学识观点、南明时局等众多主题。
明贤尺牍
近现代书画,名家精品力作纷呈
本届西泠春拍近现代书画部分最为值得推崇的是黄宾虹的书画精品。本届春拍所呈拍的黄宾虹画作精品多,质量高,早、中、晚各个时期皆有呈现。
其中,《云山高隐图》作于1928年,属于黄宾虹早中期的作品。中期《苍山对坐图》、《秋山图》、《雁宕一角图》、《阳朔胜景图》皆为典型的“白宾虹”风貌。《蜀游峨眉山水十二图》、《山水四帧》、《水木清华图》皆为晚期化境之作。
黄宾虹 蜀游峨眉山水十二图
黄宾虹 山水四帧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张大千亦是最为值得关注的大家之一。在张大千整个艺术生涯中,摹古作品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他一生都在“血战古人”。《仿石涛山居图》与《仿石涛华阳仙馆图》是其摹古的精品力作。
张大千 仿石涛山居图
张大千 仿石涛华阳仙馆图
傅抱石是现代金陵画派的领袖,其作品市场认可度极高。本次所呈拍的《竹荫仕女图》为傅抱石之子傅二石最看重的作品,并经过其亲自鉴定为傅抱石真迹。
傅抱石 竹荫仕女图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作品依然是西泠拍卖的重头,包括花卉、竹石、书法,品类丰富,《葫芦图》、《梅石图》、《金英益寿图》等多幅经典力作,邀君共赏。
吴昌硕 葫芦图
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特别专题
“风在起时——纪念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特别专题”包含一批六件林氏孤品佳作,来源可靠出自同一藏家。上款人是广东梅州林氏长辈,五件有明确纪年,两件为罕见的绢本彩墨,创作时间为1929、1932 年其在杭州初任校长期间,落“西湖”款;至早一件画于1919 年其留学前夕,钤印著录于林氏早年印谱;两件作于1939 年战时途经香港。至大一件达到15 平尺(205×81cm),其余的7、8 平尺不等。这组画作蕴含了画家的成长经历,“折射”出画家从出国学习前的细致认真,到担当大任的浑然天成,再到身处历史漩涡的“高山流水”。那份笔下的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和自信磅礴,让观者都屏气凝神,流连不去,也可见林氏画风对弟子和现当代中国美术的深远影响。从林风眠作品收藏的角度,此一时期的画作具有稀缺性、价值性和不可替代性。
林风眠 集义图
林风眠 群雀 1929年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2020西泠印社春拍书画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