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故弄玄虚的竹亭老人“自撰”联假镇纸

艺术新闻 艺微客 503浏览 0评论

​吾曾购得黄铜镇纸一对,上刻对联一副,曰:“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其落款为:“咸丰四年正月上旬,竹亭老人自撰命子国藩写。”从款识上可知,这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自撰之联,命曾国藩书写的。该镇纸背印“万丰”名号,“万丰”系北京“万丰斋”,由著名铜刻家陈寅生同治初年开设,1919年该店尚存。对联之书法娴熟老练,镇纸之包浆亦不错。看来,此对镇纸也许是老货。

此联流传比较广,记得香港武侠大家梁羽生还曾引用过。但其落款中自撰的“撰”字书写成“公式”令人十分费解,遍查诸字典不得。老友杨松涛,原系南京日报文艺处长,国学基础颇深,便请其帮助查一查,松涛兄亦是遍查不得,但却认为梁羽生引用的上联起句乃是“有诗书,有田园”,而镇纸上则是“有子孙,有田园”。似乎梁羽生引用的和下面“半读半耕”之句更贴切些,此联是否有些问题?于是我又遍查《曾国藩传》等等书籍,看来还是梁羽生引用有误。至于“公式”字如果不是“譔”字的异体字,则肯定是笔误,此处落款唯有“自撰”才能说得通!“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来二往地讨论、探讨,我和松涛兄均觉乐在其中矣!

然而细细把玩中,亦是存疑难解。其一,咸丰四年似乎是曾国藩丧母回乡之年,竹亭老人在丧妻悲切中,绝不会有心情去关注家教的。而此时的曾国藩亦是一员干练的官员了,也不需要竹亭老人再去谆谆而教了。其二,曾国藩书法学欧阳询、柳公权、李北海,以刚健胜,而镇纸上所刻书法,圆浑厚重,比对之后十分不符,但其笔力又非一般后人所能达到,故疑此镇纸为老仿,也就是早年间的赝品而已。

三个月后,在朝天宫古玩市场遇到藏友成尔瑞兄,畅聊中获知他也有一对曾国藩书写的镇纸,让我去看看。没想到,一看竟然出现一对一模一样的东西,唯一不同的是那个“公式”字改成了“譔”字而已!

唉,想像我们这些呆鸟,在那里孜孜以求地考证来考证去,还自以为乐,而造假者则在数着钞票,暗中窃笑,岂非是一幅莫大的滑稽图!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故弄玄虚的竹亭老人“自撰”联假镇纸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