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贤
1978年生于安徽安庆
200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油画学会会员
中俄油画协会理事
新具象油画沙龙理事
FAN Xuexian
Born in Anqing City,Anhui Province in October 1978
Graduated from Fine Arts Schoo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in 2008 with a master’s degree; worked as a member of Beijing Oil Painting Society, director of China and Russia Oil Painting Association and director of New Figurative Painting Salon.
展览/发表
展览
2018/唯美精神-第二届中国当代经典写实人物名家展
西安
2018/第四届经典与传承-全国中青年写实绘画名家作品展
宁波
2017/国韵经典-第二届中国当代经典静物油画名家邀请展
西安
2017/相遇宁静-范学贤个展-北京
2017/中国新具象油画邀请展-杭州
2017/唯美精神-中国当代经典写实人物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西安
2017/中国式造像-中国艺术家意大利展-米兰
2016/北京青年写实油画名家邀请展-广州
2016/北京·北京-中国当代青年写实油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2016/金陵有约-中国青年当代写实主义油画精品展-南京
2016/中青年-当代实力派油画作品展-辽宁
2015/对焦具象·中国经典-油画作品邀请展-北京
2015/真实的存在-当代具象写实油画展-北京
2014/首届中俄名家油画素描艺术大展-北京
2014/经典写实-油画作品邀请展-无锡
2012/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深圳
2012/首届金鸡湖双年展“中国写实油画展”-苏州
200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
2008/第三届全国风景•风情油画人物画展-上海
发表
作品发表于《中国国家艺术》、《美术报》、《博宝艺术》、《流动艺术》、《具象研究-经典写实》、《美术档案 – 中青年写实油画专辑》、《美术关注 – 中国油画》等,作品被美术馆、画廊等机构以及私人藏家广泛收藏。
His works are published in China National Art,China Art Weekly,Art Xun, Mobile Art,Representational Study-Classic Realism,Art Archive-Youth Realistic Oil Painting Album and Art Look-Chinese Oil Painting;and are widely collected by art museums,galleries and private collectors,etc.
滑动查看全部展览信息
艺术家自述
现今城市生活表面喧嚣浮华、热闹欢愉,大多数人都希望置身其中而不被抛弃或者冷落,而在集体狂欢于物质世界的精彩背后,难以抗拒的孤独、迷失和凄凉往往弥漫于内心。
我喜欢表现这种与外界有所隔离和疏远的孤独感,安静的画面,一个人,从灯红酒绿的喧闹处退回来的独独的一个人,回到某个清静而舒适的角落。
我作品中的人物多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自怜、自恋、闲逸优雅略带忧郁。我迷恋这份孤独的情绪,通过作品传递这种情绪和意味可以表达我真实的内心。
2014.12.4
The beauty of solitary of alienation
from outside world
Mordern city life is filled with noisy glitz and bustling with excitement on the surface.Most people want to be part of it and do not want to be abandoned or ignored.However,behind such splendid collective revelry in the physical world,an irresistible sence of loneliness,lost and forlorn tends to diffuse into the heart.
I prefer to show this loneliness caused by isolation and alien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In a quiet picture,a person returns from the noisy scene of the neon glamour and back to a quiet and comfortable corner.
The characters in my works are mostly the ones that immersed in their own world with the feeling of self pity,narcissistic,and they are leisurely elegant as well as slightly melancholy.I have a crush on such kind of lonely mood,so I can express my true feeling by displaying my own emotion and meaning through the works.
范学贤作品
2018
《她的世界》50×1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含蓄的情感
文/张靳
自西方的传统审美观念被消解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移植到我国完全异质的文化土壤中以来,我国的艺术领域逐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
特别是进入21世纪,这种多元化的当代艺术更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景观。
新的审美观念拓宽了艺术家们的视野,使得艺术家们可以更加自由的通过运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景象。
对于艺术领域的这种巨大变化,喜爱艺术并对艺术稍有认识的人是不难感觉到的。
与此同时,更早些的,也是西方泊来的写实油画艺术,却逐渐被挤兑到艺术的边缘了。
好象人们在极力追求观念更新和形式变换(甚或有些偏执的追求了)的当代艺术的同时,却忽视了写实油画的不可替代性,忽视了“人类天生对具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情怀,具象作为可视世界是绘画反映人和物内部存在的必然途径之一”的道理。
《昨日玫瑰》70×155cm
布面油画
2018年
有意味的是,近年来,也有为数不多的出生于70和8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各艺术院校)选择了写实油画来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
他们或成立志同道合的小型艺术团体,或通过网络相互联络和发表自己的作品,他们相互切磋相互鼓励,悄然成长起来。
其中有些人已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得到极大的认可。毕业于杭师大美术学院的范学贤就是这样为数不多的年轻的写实油画的追寻者之一。
《无边暗夜的某一处》70×12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范学贤的写实人物油画作品是唯美的,很耐看。他的作品通常是以当代都市少女为题材。从他的作品中,使人能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单纯和清新的气息,有时也能体味出那种略带孤独和忧郁的静谧。
作品中都市少女的姿态是自然舒展和优美的,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作品中少女的气质温文尔雅并且可以读出某种都市知性少女的文化内蕴。
他所描绘的都市少女,其发式、服饰的表现和选择有一种不事张扬且带有明显当代印记的形式趣味。
他很注意对作品中细微处的精心刻画,常常巧妙地将那些原本平常之处变得饶有趣味,他通过色彩所营造的或明快或浓郁的画面氛围也总能给人带来视觉的和精神层面的愉悦。
《雨季》40×4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他在追求那种具有永恒性的纯净的美的价值。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都市少女的形象“蕴涵的是甜淡的和谐意识,静谧的含蓄情感”,是深植于我们这个民族“美感心态中深层的情感节制基础上的内在和谐”的美。
这就和受西方美学影响的当代艺术中所塑造的情感外化的“宣泄私欲的”个性张扬的以及卡通化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红》40×4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很明显,范学贤选择了将写实油画中国化的传统,并将油画这种西方的绘画形式与我国传统的审美取向融合了起来。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作品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写实油画名家艾轩曾经不无遗憾地说过:“本来应该有比现在多得多的干将,一起把中国写实油画推到相当的高度,形成灿烂的局面,可是,有太多的人改变了方向。”
确实,从事写实油画是需要长期磨练、甘于寂寞的事业。不过应该感到高兴的是,像范学贤这样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们选择了写实油画作为自己的艺术事业。
他们人数不多,但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当然,我们寄希望于他们的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2017
《心事》70×12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船》80×10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蓝花瓶》60×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林间》100×12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夜》30×3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梦的边缘》之二 50×10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2016
《绿裙子》70×12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不语》60×8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距离》50×6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远方》140×16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2015
《默》60×11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相遇宁静
——范学贤油画的审美追求
一
学贤生于“黄梅戏之乡”安庆,曾与我共饮一江之水;后学于滁州、杭州,曾于我名下研习油画;现居于北京、滁州两地,从事艺术创作。
学贤的艺术“地图”很明晰:亘古流淌的长江之水,蒙养了他一往无前的心理结构;那个环滁皆山、蔚然深秀之地,给了他几分淡然与灵气;山色空濛的西子湖更像他人生的驿站,孤山寺北、早莺暖树给予他专注的艺术情怀;如此才使他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京城,非但没有迷失自己理想的坐标,反而让自己的艺术变得更加单纯、内敛与执着。
《初寒》70×12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二
艺术家的成长往往与机缘相关联,譬如对一件作品、一个大师的垂青总有自己的理由。
这个理由有时说不清道不明,有时又十分地简单,判断标准是内心的那份存念和一见钟情的一瞥,我想学贤之于法国画家布格罗当属于这一类。
布格罗被公认为文艺复兴“三杰”之后最杰出的绘画大师,对学贤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杭州攻读硕士期间,学贤的学位论文就是以布格罗作为研究选题,不料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创作了一大批承载自己艺术追求与心力的作品。
《梦的边缘》60×1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然而,绘画毕竟是个“手艺”活,要掌握好学院写实绘画的精髓并非易事,其中所包含的因素非常之多,“技术”便是最基本问题之一。
没有它,画面缺少存在的应有价值与基因;没有它,作品就像一个“野孩子”。
纵观学贤这些年的作品,不难看出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是艰辛而执着的,进步也是喜人的。早期作品的生涩感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熟与自信。
有了“技术”支撑,便为作品诞生提供了“敲门砖”,但它不是全部,因为,艺术语言是一个宽泛且复杂的体系。
《暗香》80×1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那么,艺术家如何选择并形成自己的语言与风格?我以为,语言与风格的成因与艺术家自身的性格、气质与环境等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
因此,能反观自身、理性地认识自己,是一个成功艺术家必备的素质,这也是中西方艺术的共同特点与规律,且不分彼此。
我觉得学贤在这点上是非常明智和清楚的,他没有像某些耽迷于“弄潮”的小生和“百变”的精灵,而是在看似单调的探索中咀嚼个中滋味,在对象与颜色的往返中建构着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体味着艺术语言的精妙与乐趣。
《门》80×1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三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的外化形式,非虚幻之物,而是艺术家审美眼光、修养和追求的载体。因此,作品中所传递的是画家的所思所想。
从学贤的艺术“地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作品所呈现出的精神气息及与之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带着这份“地图”再去解读其作品时会多了一把钥匙,似乎一切都迎刃而解。
《梦的边缘》所映现的正是画家的心境,无非是借助模特表达了市井喧嚣中对宁静的守望,亦是对人生奔波的轻轻咏叹。
《在水一方》中执笛女子沉浸在清新且悠扬的旋律之中,那远处的山峦不正是画家心中的诗与远方吗?
《花事了》120×14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学贤作品的基调是唯美的,弥漫着宁静,浸透着肃穆,有时也散发着几分孤独。
相比于喜剧而言,悲剧给人的感觉更加震撼和扣人心弦,因此,唯美而不甜美,静穆的孤独往往能成为画面的精神内核,需要品鉴者慢慢品味。
《孤独的行走》中主人翁是美丽的,安逸的生活环境何来的孤独?这,只有画家知道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女主人的孤独是创作者赋予的。
《天空》30×4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在《不语》中,那个孤独的女孩似乎也在期待着,她期待什么?手中的花儿似乎道出了人生季节的秘密。
学贤没有回避内心的孤独,而是用画笔与色彩将之凝固起来,因为他认识到了人终将无法逃离的孤独之现实,反而“尽情”地享受起这份“上帝”的恩赐,享受这份属于自己的孤独来。
当然,学贤的艺术追求并非仅限于此,在日趋成熟的同时尚存需要提升的地方,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对此,我们期待着。
黄鸣
2017年6月10日于沉香阁
2014
《绽放》60×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青春悸动》100×15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笛声》70×12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睿睿》50×6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平静的喜悦》70×1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在水一方》100×13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城市的天空》80×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2013
《初见》65×17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红墙上的阳光》30×5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对望》130×17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柔和的目光》100×18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孤独的行走》130×17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角落》90×13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秋》100×14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2012
《树荫下》70×12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邻家女孩》80×1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暮色》80×1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干枯的玫瑰》80×1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空房》130×168cm
布面油画
2012年
《花季》60×9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2011
《微凉》之二 70×12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微光》120×6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初夏》100×12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孤独的阳光》70×7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画室的黄昏》90×12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红帆船》70×9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2010
《暖阳》50×120cm
布面油画
2010年
《蝉声》80×120cm
布面油画
2010年
2009
《曙光》50×6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2008
《七夕》100×12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夏之沁凉》80×120cm
布面油画
2008年
《戴佛珠的男青年》40×50cm
布面油画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