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刘港顺《自选集》——开启一场翻阅

艺术新闻 艺微客 518浏览 0评论

展览名称《自选集》由艺术家本人拟定,提示着观者即将看到的,是由一种自我生成的逻辑构建。这种逻辑不仅体现在创作内部,也像一篇开放性十足却不散漫游离的诗歌,串联起一组互相呼应、前后补充的立体蒙太奇。

因而对本次展览来说,作品的位置安排尤为重要。进门初始,《自选集》的海报就以展览作品的形式陈设着,类似于商务印书馆早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丛书的封面。海报中平面设计的元素代表着文本,文本又被继续转译为图像,以架上绘画的形式成为一个视觉上的整体,预示着文本和图像将作为一条暗线,成为展览里主要采用的语言逻辑。

怎样,2018,布面油画,40.6x50.8cm

How, Oil on canvas

《怎样》是来访者进入空间后看到的第一张作品,也是对展览的第一声朗读。每个人语气各异,大概理解也不尽相同。从略带挑衅的“怎样?”到不带情感色彩的功能性疑问,隐去的前半句使这件作品被放置在了一个模糊的区间。刘港顺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而不仅仅是艺术家,他没有选择给世界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将感知到的危机和困惑呈现出来,作为一个回应——我的感觉是什么。对与错不重要,艺术家不代表真理,作品也一样。

 

局外人,2019,布面油画,150x150cm

The Stranger, Oil on canvas

带着疑问进入主空间,观者将会遇到《局外人》——一个设问。为什么将这件作品作为开场,又为何叫“局外人”?刘港顺的工作主题看似开放不受限,实际上都在理性的氛围中持续进行着,作品的命名并不会随意而为。左上方出现的手是一个典型的翻阅状态,仿佛在翻阅历史和时间,而“局外人”一词用在此处则带来了更多趣味。

画面中背景的部分源于库尔特·施威特斯(Kurt Schwitters)1923年的浮雕画,从三维角度用黄、红、白、黑有节奏地错落排列了十二种色差。在“西方艺术史”上方,这只手似乎有意介入进来,开启一次翻阅。对于美术史来说,我们是局外人,而当以我们为主体的时候,美术史则变成了局外人,同在一个大背景下开放存在着。

“局外人”并未采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而是体现了一种“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的关系。它只是一点提示,作品应该有无限的开放性,而非唯一的解读。那么在美术史里,如何作为“局外人”去书写、看待彼此,正是这件作品的重要性所在,也是这个展览的主要线索。

 

呐喊,2019,布面油画,97x130cm

The scream, Oil on canvas

这里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即艺术家如何在表达的过程中构成语言。比如《呐喊》,从视觉或其被艺术家赋予的意义中,观者可以较容易地看到一种西方消费主义式的、极其波普的语言——汤姆·韦塞尔曼(Tom Wesselmann)笔下的典型红唇,一处平面化的热辣。但实际上,其与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93年创作的著名作品刻意同名,是回过身的呼喊式对话,也是时代之间形成的呼应。这里的波普语言进一步生成为语义,从而构成了新的语言方式。

 

刘港顺个展《自选集》现场

在刘港顺个人语言的搭建中,常常能从中观察到个人经历的印记,艺术家曾在1995—2002年间于湖北黄石开设了一家独立书店,这正是展览中众多作品文本信息的来源,也指引着其向图像的转化轨迹。

当作品名称的文本与画面中作为图像的文本相对应时,也正是其语言中的一种互文。粗略看去,刘港顺的作品似乎以图式语言为主,但实际在更新的语言表达下,这些绘画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语义。艺术家为什么选择了艺术史当中的某一张作为参考?就像音乐一样,这些溯源和作品的开放性有很强的关系,并不狭窄。

 

生活,2019,布面油画,55x70cm

Life, Oil on canvas

刘港顺的作品运用了众多抽象语汇去构建画面,展出的这些作品正是这种典型性的呈现。比如《生活》,它使用了二十世纪包豪斯经典的现代建筑造型。如今,所谓的现代建筑泛滥到甚至平民窟都如出一辙,但它曾经的经典和灿烂就像一束光。画面中的这几个色块就像凝固的光,可以算得上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赞美。把阳光凝固成数个色块是非常有意思的语言,再加上画面中绿灰、冷灰的参与,就像谱写着抽象的视觉乐章,透着些浪漫。这张画的题材看似非常审美化,但实际上包含的内容远广于此,有着不断延展的透明边缘,散发出串联距离感的冷艳气质。


封塔纳,2019,布面油画,50.8x40.6cm

Fontana, Oil on canvas

刘港顺的工作里最主要的特点是观念性:将文字的语义转变为绘画,把源于读书的经历化为文本生成的视觉,这其实都是非常特殊的工作。在观看了第一个空间的“文本”后,随后可以发现展墙上的“裂缝”——《封塔纳》。

回望美术史,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的“刀割绘画”将画布上的二维空间用力划开,让平铺直叙成为带有时间记录的行为,是业已生成的转化。而在这里,刘港顺将封塔纳割出的出口又以传统的绘画形式堵上了。平面回归平面,艺术家并非单是向美术史里扔了一只回旋镖,而是提供了一种路径,以形成语义上的续写。

 

在初始设问《怎样》的开篇后,刘港顺《自选集》中的作品可以看作是对其的不同回应,在展览中分章节的装订在一起,成为一本自我书写的文集。这本文集虽然包裹着对美术史的众多回望,但仍选择驻扎在这个时代,并留下了诸多开放的空白区域以供观者自作注脚。在这一背景下,对其作品的观看与阅读,也恰恰就是翻阅书本的过程。


刘港顺《他们来了》,2018,布面油画,40.6x50.8cm

Liu Gangshun, Here they come, Oil on canvas

(图文编辑/于畅)


相关阅读

站台中国 |鲁明军:一切归于……词语,还是图像?虚空,抑或现实?

Platform China|Lu Mingjun: Everything Turns into …

站台中国|刘港顺个展《自选集》现场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刘港顺《自选集》——开启一场翻阅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