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在线公教|《古代入蜀美术大师及其影响》讲座(3)(总第十五期)

艺术新闻 艺微客 487浏览 0评论

己亥末,庚子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部署和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按照省文联的布置安排,扎实开展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抗疫期间,我们将以线上的方式,为广大美术爱好者们开展一系列的展览、公教等活动,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期,我们梳理了历年来组织的各类公教讲座,精选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文字整理,让广大美术爱好者足不出户也能进行研究、探讨和学习,如齐凤阁先生的《历史性收藏与被收藏的历史——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里的中国版画史》、陈琦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水印木刻1950-2018》和刘忠俊先生的《唐卡溯源》等。

本次我们将四川艺术讲坛讲座《古代入蜀美术大师及其影响》进行了文字整理,以分列四期的方式为广大美术爱好者进行展现。

中国入蜀美术大师对四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现代绘画,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等绘画大师都先后来过四川,并留有画作。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吴作人、张书旂、赵少昂、李可染、吕凤子、陈之佛、关山月等,均在成都举办过画展。他们均对当时乃至今天的四川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因篇幅有限,本讲座仅介绍中国古代入蜀的部分最重要的美术大师。

美术:此处是按美术史的划分,即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五大门类。



主讲人:唐  林

 

唐林:美术史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非遗协会专家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个人独著的《四川美术史》上册、中册,誉为“开创之作”,为国家图书馆、北大、清华等众多著名大学和省市的图书馆馆藏。







第三期内容


第三章 雕塑大师:胥安 


胥安,生卒年不详,河南许昌人,传胥安的祖上是龙门石窟的镌作匠人,从而自幼在工班里做工学艺,喜绘画,他是南宋战乱后,流浪入川,因慕镌匠大师文维简之名,而来到当时的四川大足。

宋代四川石刻以大足石刻(今属重庆)最为璀灿夺目。

大足北山佛湾的136窟普贤菩萨 南宋胥安

胥安的代表作品是大足北山的136号窟转轮经藏窟,又叫“星辰车窟“,“心神车窟”,是大足北山最大、最精彩、艺术造型审美水平最高的一窟造像,正壁雕佛祖像,左右分别为文殊、普贤像。文殊像旁为不空绢索观音像、数珠手观音像及洞口金刚力士像。普贤像旁为宝印观音像、白衣观音像及力士像。左右壁雕像个个性格鲜明,尊尊气质不同,各具风采,精美绝伦。中国美术界有称此窟为“宋刻代表作”,有称为“我国宋代石刻的精华和代表”,赞叹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东方石窟艺术宫阙”,上世纪60年代王朝闻以“东方维纳斯”赞誉此窟普贤菩萨。

     

大足北山佛湾的136窟数珠手观音 南宋胥安

为什么说此窟是由“胥安”所造,因为在该窟释迦佛上方有题记“颖川镌匠胥安”。颍川,郡名,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许昌。他与唐代大画家吴道子还是家乡人。

我国有丰富的石窟艺术,但是一些著名的古老石窟中,如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至今未发现雕塑工匠师的姓名。

大足北山136号转轮经藏窟是由天才的河南籍匠人胥安所雕刻,因为其创造了这窟了不起的南宋石刻杰作,胥安成为大足石刻中有名可考的20多个工匠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胥安是南宋入蜀的伟大雕塑家。 

           

大足北山佛湾的136窟右侧内景石刻     南宋胥安 

附:四川古代本土雕塑家

虽然目前雕塑整体衰落,但创造了四川辉煌雕塑史的四川古代本土雕塑家,也不应被遗忘。

刘盛,汉代的汉嘉郡青衣县(今雅安市芦山县)人,东汉末雕塑家。存世作品有著名的樊敏阙、高颐阙、王晖石棺、赵仪碑,这4件作品均可称汉代国宝。他可称为四川甚至中国汉代最伟大的雕塑家。

雅安高颐阙(东汉 刘盛)

安岳文家,宋代,成员有文昌、文惟简、文惟一、文居政、文居等17人,代表作品有大足妙高山石窟的三教窟中的释迦、老君、孔子三像;安岳净慧崖6号龛、18号龛,等。这些都是国宝级雕塑作品。

大足三教窟(宋代  文惟简、文惟一)

大足(西北)伏家:成员有伏元俊、伏元培、伏世能等6人。代表作品有大足北山石刻155号“孔雀明王窟”、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窟”、177号“地藏化身窟”,等。这些也是国宝级雕塑作品。有专家认为伏氏家族可能来自西北一带,但目前可证史料不足。

(宋)大足泗州大佛(宋代  伏元俊)

第四章 工艺美术大师:窦思纶 


窦师纶(生卒年不详),唐太宗时织锦纹样设计家、画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

窦师纶出身世家,官至大府卿,封陵阳公,因对舆服制度颇有研究且精通织物图案设计,被唐政府派往盛产丝绸的益州(今四川成都),“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具体负责重新厘定新王朝服物制度等工作。由于他的叔父窦轨是当时成都实际的最高军政长官(620年),所以窦师伦权力很大。

窦师纶可以说是四川丝绸的发扬光大者。唐代织锦工艺的著名锦样多出其手。

唐代初期的丝织品联珠团窠纹样

窦师伦在成都期间,在中国丝绸纹样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中亚、西亚的题材和表现方法,创造出很多新绫锦纹样,如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纹样,章彩奇丽,蜀人称之“陵阳公样”。图案风格在唐代由原来的拘谨严格而转向开放洒脱,这种转变是我国图案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陵阳公样”的实例在很多地方均有发现,如吐鲁番、都兰、敦煌及日本正仓院等地。

从改变纺织潮流的角度来讲, 窦师伦可以说和黄道婆等人一样都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

第五章 建筑大师:李冰、诸葛亮 

一、李冰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秦时蜀郡太守,他不仅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官员、水利工程专家,也是一位建筑家。

在四川,李冰建有世界建桥史上最早的一座竹索吊桥——安澜桥(珠浦桥),为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

   

 清代的安澜桥

在其任内,他还建有成都城外“二江”上的七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犀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

“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七桥的位置在成都城的西边和南边,它们是连接当时少城和大(太)城的主要桥梁。

二、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蜀汉丞相,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在建筑方面贡献颇丰。(东晋)袁宏的《汉纪论》记载:“(诸葛)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据说,蜀国宫殿富丽堂皇,当时有人问诸葛亮为何要把一个小国的工程建设得如此宏大,他答道,和魏国、吴国相比,蜀国必须树立汉王朝的规格。

诸葛亮为实现他北伐中原、匡复汉室的目标,在蜀道的剑门关一带,修整栈道、修筑剑门关、设立关隘。当时剑阁道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不利于大部队通行。为了军事需要,诸葛亮命人凿石开道,修筑剑门关。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画天地日月,君臣城府”,此处的城府无疑是当时的建筑了。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这些史料说明诸葛亮在建筑方面的部分贡献。

当然,作为蜀国丞相,诸葛亮不是具体的修建者,但肯定是这些“官府、次舍、桥梁、道路”的规划者、设计者。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来源:公共教育部
编辑:李振审核:刘克萍、蔡文君

发布:信息资源部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在线公教|《古代入蜀美术大师及其影响》讲座(3)(总第十五期)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