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峰
院校: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专业:油画专业
作品名称:《精神病》
油画 200×30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作品名称:《回忆》
油画 150×20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作品名称:《投降者》
油画 100×18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作品名称:《溺水者》
油画 100×15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作品名称:《拥抱》
油画 160×18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作品名称:《蜷缩》
油画 120×16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作品名称:《局部》
油画 80×90cm 布面油画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精神病》的创作缘起是我在疫情期间看到一则新闻——韩国大 邱一家精神病院爆发疫情,媒体照片中精神病人在夜里排着队走上大 巴车,周围站着许多身穿防护服的护送人员,让我颇有感触。这让我 想到了我患有精神病十多年的爷爷,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但 我的创作并不是想要让人们关注边缘人群,近几年我的创作内核都还 是围绕着孤独感,陌生感,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疏离这些偏感性的情感 表达,我常常希望通过构筑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来表现某种精 神性,我画面中的超现实场景都是通过图像的重构来实现的。精神病 人的脑海里似乎具有着复杂而迷幻,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的奇幻色 彩,这与我的作品中想要呈现的人的私密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着某种契 合。影像,尤其是电影给予了我创作许多启发,包括某些画面特殊效 果与心理情感的相通性,以及更深层的电影与绘画生成机制的不同从 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在这幅作品中,我结合使用了负片效果,原本现实的场景变得超 现实,楼内散发的奇艺强光象征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画面中的人物 是我将一组连续镜头的不同时空的几组人物拼贴组合在了一起,如果 结合镜头来看,静止重构的图像此时会具有一种时空错乱之感。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熊宇
艺术家简介:
艺术简历:
1993年生于四川遂宁,现居成都。2017年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油画学士学位,2020年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硕士学位。作品主要围绕架上绘画展开,关注当代人的精神领域,致力于将影像的某些视觉特征运用到绘画中与精神情感表达相结合,创造出人与环境共存的超现实空间。探讨了关于当代绘画在今天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参展经历:2018年4月 《无籍之界——多媒介实践工作坊》,四川大学美术馆2018年11月 《骨架系列》,在地性项目展览”视场边缘“,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作品被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收藏2018年7月 《过隙——齿轮厂二期》在地性项目,四川大学美术馆2019年3月 《隐秘的探索——多媒介艺术实践》,四川大学美术馆2019年12月 《未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院年展》,四川大学美术馆,获提名奖
阅读原文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王峰毕业作品_油画专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