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我在克孜尔188窟摹写壁画

艺术新闻 艺微客 508浏览 0评论

克孜尔石窟188窟面壁摹写

周博杨/文

2018年6月,作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的一员,我跟随工作室一同前往新疆库车地区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实地考察并在克孜尔188窟内进行面壁摹写。深入了解了古代龟兹壁画的呈象方式以及相关壁画的绘制技法,以求对岩彩绘画寻根溯源,从传统经典中汲取养分。

克孜尔的风景,太美啦!

第一天到达克孜尔石窟,当然要先拍照合影咯

“挖土少年”们在采集摹写所需的澄板土

在天山神秘大峡谷采集,看见红土两眼放光的我

满载而归,笑到变形(我们是获得许可进行采集的)

克孜尔188窟概况

新疆克孜尔石窟188窟为约公元7世纪修建,是位于谷东区岩壁上的一方形窟,为龟兹石窟繁盛期风格。窟中绘有12身立佛,因此德国人将此窟取名为“十二立佛窟”。石窟位于中国西北干燥的地理环境之中,以砂岩地仗为载体,壁画绘制在掺有芦苇秆、麦秸秆纤维的泥土作成的基底上,用有色砂岩、有色土、有色矿物质调和动、植物胶绘制而成。窟内有龟兹独特的菱形格形式描述的佛教因缘、本生故事,菱形格底色多用佛青、石绿、白色、黑色填涂,素雅清新。

克孜尔石窟188窟外 

188窟内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大家都在188窟内考察

现在188窟已经被我和另一个小伙伴“霸占”了

以岩彩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摹写克孜尔壁画

运用岩彩审美语言方式摹写克孜尔188窟壁画,其关注点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图像层的绘制,而是着眼于壁画与整个环境的关系。摹写研究时会先研究壁画的层面关系,按照古代画匠制作绘制时的顺序,将壁画解析为五个层面,分别为砂岩层、草泥层、细泥层、白粉层和图像层。砂岩层即为壁画的底层载体——克孜尔地区的砂岩山脉,188窟坐落在克孜尔石窟谷东区的崖壁上,而整座山皆为砂岩所构成。古代龟兹画工在砂岩的山体上凿出洞窟,又在砂岩的墙壁上涂抹泥浆混合麦秸秆、芦苇秆形成草泥层以起到增加墙面稳定和牢固以及保持洞窟内温度的作用。之后在草泥层上面又涂抹一层细泥,以增加墙体的平整性,更适合作为石窟内壁画的绘制基底。想要绘制壁画的图像层还需要在图像层与细泥层之间再次用石膏粉将基底涂制成白色,以便于昂贵的矿物颜料能够更好的发色,呈现出矿物质本身最灿烂的色彩,也使得底层的杂质被掩盖,不影响表层佛教故事画面的庄严感与神圣感。最表层为图像层,绘制有十二身立佛以及菱形格内的佛教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图像层因遭受自然以及人为的破坏,留下了许多的“痕迹”,这些痕迹也成为了表面图像层的一部分,为观看者带来了独特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

对摹写区域进行黑白灰分析

用色卡采集颜色

 

叠加法:根据在洞窟内的观察,我们发现,不仅在壁画基底部分的砂岩层-草泥层-细泥层-白粉层是立体的层面叠加方法,壁画表面的绘画层也同样以层面叠加的方式进行绘制。例如在画面绿色部分下方,可发现有红色作为基底,同样在绿色背光上能明显看到有厚度的浅绿色代表“光芒”的色线;而袈裟上的颜色层次则更为丰富,从底层的白色白粉层,到红色的颜色层,红色区域可发现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红色,其中有非常丰富的色彩变化,最后再到画面最表面的氧化层的黑色,也透着一些深红。画面效果丰富而微妙。

刮刻法:这种语言方式来源在于壁画上人为或者鸟兽类的刮痕。是在画好的图像层或者基底上用刮刀、剃须刀片或是美工刀局部进行去除的减法,做出与壁画上相类似的痕迹,从而增加壁画的真实感与厚重感。因为岩彩绘画的层面叠加语言方式,画面会存在厚薄不同的物质层,可以根据壁画和摹写者的需求去除并露出所需要的部分。

粘贴法:在摹写洞窟内壁画中的残缺破损部分时经常会使用到粘贴法。利用美纹纸剪成大小不一的碎块贴出破损处的形状,使破损画面被遮挡,到最后再将美纹纸揭去,强调突出层面叠加的效果。

 

粘贴美纹纸

打磨法:壁画因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会出现被刮蹭的情况,并且新疆库车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风沙比较大,在1954年之前洞窟还未安装木门保护之前,壁画常年暴露在风沙之中,久而久之沙子会在壁画上留下类似打磨的痕迹,其残破部分以及氧化部分常常出现许多微妙变化。现状摹写不可能做到与原壁画完全一致,对于壁画上出现的磨损,以及细微的过渡效果,可以借助打磨法来表现。在耐受力强的沙泥底以及多层叠加的图像层上,局部用粗细目数不同的砂纸进行打磨与抛光,使所做区域内出现原壁画中呈现的磨损效果。

水洗法:这同样是用于在画面上做减法。使用有色矿物质摹写壁画时若出现需要去除的部分,可先用软笔沾温水轻涂于画面所需去除的部分,之后再用笔或刮刀或砂纸将颜料去除,同时,在胶使用过量时也可用水洗法将多余胶质洗去。水洗法后需要用纸巾将多余水分吸干。使用水洗法可以使画面呈现丰富的层次,也可以去除摹写错误的部分而不伤到基底层。

水洗之后的画面

厚画法:即将颜色调匀,用笔沾颜料之后再平涂到需要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使图像层饱满厚重,使色彩色相更为浓郁。观察壁画之后发现古代画工有三种厚画方法。第一种为直接厚涂,用笔沾较为饱和的颜料直接填入所需绘制的部分,这种画法通常用于颗粒较为细致的矿物色或土色,能够出现非常厚重的效果,且容易出现龟裂;第二种为多次叠加,例如使用青金石时,尽量多次分层面绘制,不能一次将笔沾很多直接绘于画面。先用较细颗粒的青金石和相对浓的胶画底层色,然后再用更细一些的青金石逐层叠加,表现出色彩的浓郁感与厚重感,同时也让青金石的发色达到最好效果;第三种为沥粉,据观察发现188窟内有画师用沥粉的方式绘制画面或装饰图案部分,虽然已经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发现沥粉点的微微凸起。此时在摹写的时候也应以相应的方式进行绘制,例如天人部分,白色沥粉点清晰可见,将石膏粉调相对浓一些的胶液,再使勾线笔沾饱颜料,厚堆于画面之上,使之成为有一定厚度凸起的粉点。

才是无缝衔接

为期六周的考察摹写结束了,讲评留念

克孜尔壁画摹写的总结与思考

仔细研究岩彩绘画的历史,梳理岩彩绘画的脉络,才能明确前进与发展的方向。克孜尔石窟是一座极其珍贵的文化宝库,是中国岩彩绘画的基础和源头,梳理其产生发展源流,掌握其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摹写对古代经典壁画技法的内在规律及形式美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摹写思索如何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其中可以适应当代社会环境与审美要求的部分并加以发展,这是克孜尔壁画摹写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现实意义,也是当代岩彩绘画的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不可或缺的。

走到哪拍到哪--克孜尔大像窟(没有大像,只剩下窟)

走到哪拍到哪--库木吐喇五连洞

走到哪拍到哪--森木塞姆石窟

你看这个烽火台,他又高又大...?

在窟外遇见双彩虹,真的是太幸运了~

本文转载自“岩彩创作”微信平台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我在克孜尔188窟摹写壁画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