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刘洵新书《艺术札记》即将出版,全书包括艺术漫谈、光影随感、策展笔录、个案小窥、随笔随心、机锋问答六大部分,一大部分文字同湖南十余年的当代艺术在地实践有关。
刘洵,1970年出生于辽宁省桓仁,先后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特种工艺美术专业和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2009年,刘洵写下《湖南当代艺术生态考察报告》,从个人角度按时间轴梳理湖南当代艺术发展历史,并牵头在长沙发起的实验艺术年展。一直坚持艺术创作至今。
《艺术札记》后记
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会面对电脑,正襟危坐地敲打键盘,码出一篇又一篇长长短短的所谓文章。
时至今日,依旧以为自己算不得书写文字的好手、快手。相比裁切画布、调配颜料和描绘图像;相比在浓烈的松节油气味里忙碌于各种图形游戏;相比在拍摄现场布置灯光,指挥演员和机器走位……文字于我,总显得有那么点生涩。或曰,我其实一直抱有对文辞的敬畏,深恐言不达意。
20世纪90年代初,捣鼓各类创作间隙,偶有录下阅读心得,间或记下创作中各种靠谱、不靠谱思路的碎片。彼时未想过将之编录成册。新千年后,一群同乡、同好每每酒桌“雅集”,觥筹交错间纵论艺事,且以青春之激情,将案头想法付诸各类展览,“策展人”这一当年的时髦名号,偶尔便出现在我的名字之前。几番为画册撰写杂篇过后,身旁艺术家朋友们一再撩拨,渐渐才开始斗胆作文。十余年滑过,回头看,归拢来的文字也有了一定篇幅。这些文字多与我醉心的当代艺术实践有关,不全然是“学术论文”或“批评文字”,它们从另一侧面,以物态方式残留着我的生命与成长印痕。
2015年岁尾,经前行美术馆的丹丹女士几番诚邀,实难推诿,遂于2016年在其美术馆内开设艺术公开课,以闲散、轻松的聊天方式与各路听众直面交流大小艺事。经约定,每堂艺术公开课约两小时,包括讲授部分、观众提问与我即兴回应部分。前行美术馆的梦春小妹,每每现场录音,且整理成第一手文字稿。这些实录,话题介于学术研讨与通俗理解之间,内容驳杂,基本是关于艺术作品欣赏与文化、商业价值的诸多漫谈。因为是漫谈,字里行间不免多了些许轻松或揶揄(窃以为:做艺术,谈艺术,本应是愉快事)。文稿后经书面调整,分作两段,前段收录于“艺术漫谈”,问答部分放置于本书的“机锋问答”章节。后者采用问答形式,文字尽量保留口语质感:或详解,或迂回,或幽默,或诘问,以期读者能感知到谈话的自由与乐趣。
20世纪90年代中期,绘画之余,好奇心使然,我无心插柳般介入实验影像创作。起初的短片,可谓是对传统电影的某种“反动”。千禧年后,我才自觉地转过身,关注电影的系统语言(若电影有所谓系统语言的话),待我谋职的学府合并,我选择在数字媒体艺术系执掌教鞭,所承担课程如“视听语言”“影视鉴赏”等,均与电影有关。偶有几篇“非专业”的影评文字,收录于“光影随感”一处。此外,部分曾用微信平台发出的日记随感,尚有趣味,一并汇入。
“策展笔录”和“个案小窥”中的各篇,多与当代艺术实践有关联。我在“非文化中心城市”生活工作多载,地方文化生态中的当代艺术实践,从小众边缘到渐渐被部分观众关注,其间历程辛苦,我自有感知。“策展笔录”中的文稿,多来自参与策划的在地展览,那些为展览而作的文字,或灵光偶现,或激情有余、理性尚缺,或许它们只是未来当代艺术实践的“草稿”或“部分文献”。脱离展览现场再读来,似乎都有“恍如隔世”之感。“个案小窥”中提及、推荐的艺术家均是生活中的同道友人,近在咫尺,文中包含强烈的个人情感因素(诚然,好的文字其实无须滥情),更重要的是,我衷心希望给身边正在发生的艺术实践,留下一种解读角度,且渴望以此抛砖引玉。
“随笔随心”部分话题广泛,并不拘泥于“学术”,它们是有关我的个人生活、教育、游历的随感,这些零乱的感悟与抒发,与我生活中遇到的人、事有关。它们以散点式的篇幅,录下我的零星想法。我并无十足把握能使得读者也感同身受,它们的所谓“价值”,如作案者留下的蛛丝马迹。曾经的印痕,充实过我的无聊生活,记录过我的想法变迁,如此而已。
目下,我已越过不惑之年,迎头便到夫子所言知天命之龄。而所谓不惑者,并非不再迷惑,而是对自己认定的生活与文化价值,不太容易动摇了。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已然是我个人的生活方式。还算幸运,成长行旅中,多有家人、亲友爱护,多有师长、朋友相随,有各种圣贤大家经典与智识相伴,是故,生活之旅似乎并不寂寥。
当年或目下写下的文字,回头再看,我也会产生异样的感觉:这些字真的是我敲打键盘的结果?字词背后真包含所谓个人思考角度?我每每发窘。在全球的图像化时代,痴迷文字阅读的读者还有几何?更是不得而知了。
坦率地说,本书集结的文字,大多是自我教育、自我救赎的结果,我自知它们在线条与色块、影像与空间之外,填充着另外一个“我”。生命与文化的漫漫旅途尚没完结,我笃信: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但愿,曾经折腾的这些事,与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感谢周彦先生经年累月学理与文辞的悉心指导!感谢湖南美术出版社原社长李小山先生的关爱与支持!感谢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先生与副社长熊英女士的帮扶与点拨!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李辉女士为此书付出的严谨且烦琐的劳动!整理旧稿及填补新文过程中,恰逢犬子嘟嘟诞生,照顾新生儿之余,我依旧点灯熬油作文,感谢内人张蜜和岳母对本人工作的理解与宽容!感谢周彦先生百忙中提笔写序!感谢满意先生充满创意的版式设计!感谢马丙先生为拙著题写书名!感谢张梦真同学为部分章节文词校对!感谢湖南美术出版社其他几位校对工作人员!
感谢书中提及或尚未提及的各位艺术圈朋友们!
我深知,没有你们的慷慨与鼓励,这些文字依旧会散落在陋室各处,或一直停留在我混乱不堪的硬盘里。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刘洵:《艺术札记》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