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羽(1912—2001)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大写意花鸟画家,在当代中国书画坛享有较高声誉。他1912年5月出生于广东潮阳,原名汉卿,自幼酷爱丹青绘画,但少时家境贫寒,世情的炎凉促使他发愤书画,立志开拓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22岁那年,他在亲戚的大力资助和诸乐三的热情鼓励下,直接考取并插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三年级学习,在诸乐三、马公愚、李健、王个簃等名家指导下刻苦钻研书画。毕业后先后在家乡、青岛等地任中小学教师。在此期间他始终坚持艺事、笔耕不辍。1944年经友人王友石引荐,他到京华拜画坛巨匠齐白石为师,此后绘艺日进。齐老感其勤奋好学,遂为之改名“翱”,取字“大羽”,寓意大鹏展翅,并为他题曰:“赵(之谦)吴(昌硕)之后,独见陈君(大羽)”“下笔之超雅,陈生过我”。所有这些都给陈大羽学艺以很大鼓舞。1947年他在上海举办个展后应艺术大师刘海粟校长之邀,回母校上海美专任教,并历任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教授、美术系主任,以及南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等职,真可谓“执笔数十载,桃李满天下”。他一生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青岛、汕头、香港、澳门、日本名古屋等地举办过15次个人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作品集多部,2001年6月1日在金陵魂魄仙去,享年九十高龄。
陈大羽在绘画追求上初由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家入手,上溯青藤、原济、八大、“扬州八怪”等明清大师。他长期坚持观察写生,汲取生活养料,不断激发创作灵感,强调笔墨厚实功底和以书法入画,在继承传统中不断追求新意。他常以中锋篆意入笔、侧锋辅之,用笔轻徐疾涩,浓淡枯湿并举,墨色染泼相兼。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他都善于将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无论花鸟鱼虫、草木藤萝等,更注重对物象的神似阐发,极富时代气息和人生意趣。综观其画作气势浑厚奔放,笔墨酣畅有致,色彩鲜丽明快,意境清新隽永。在数十年的耕耘造化中,他逐渐地形成了自己雄浑豪放、简朴秀雅的大写意艺术风范,并以其应有成就在我国书画坛独树一帜,终于成为了继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朱屺瞻之后卓然而起的又一位传统大写意花鸟画名家。尤值得一提的是,他笔下的雄鸡骨气洞达,精气饱满,神采飞扬,催人振奋,已臻化境,极富人格力量,为此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以致白石老人早先就赞誉他画鸡“应得大名”。因此民间素有“白石虾虫悲鸿马,可染水牛黄胄驴,苦禅老鹰大羽鸡”之说。
陈大羽在书法方面长期攻研《石鼓文》《散氏盘》《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张迁碑》《爨宝子碑》等,并掺合了怀素、王铎以及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书风,以画法入书,尤善篆体、行草。所书沉雄秀逸、壮伟深蕴、纵横驰骋,富有骨力妙趣;其篆刻初期追秦索汉,后受齐白石的印风影响较大。治印巧拙相济、遒劲有力、痛快淋漓,同样自具风貌。因此堪称当代“书、画、印”三绝。陈大羽的绘画艺术还被评论界誉为是“20世纪中国文人的豪情与奔放的现代情怀”,在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中,论成就最高的当推陈大羽”。
陈大羽作为传统延续型书画名家,历来崇尚传统,强调以书法入画,笔墨功底厚实,所作富有韵律感和金石韵味。从其个人绘画艺术风格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前期作品笔墨流畅有致,运笔节奏平稳,构图简朴严整,笔意天趣盎然;而后期作品则线条浑厚老辣、力透纸背,并伴有枯笔飞白,笔势雄强苍健,赋色典雅艳丽,内涵清馨隽永,富有阳刚大气之美,由此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了祖国传统大写意花鸟画风,遂进入创作巅峰期。观者可从中领略到“写”意味十足的如苍藤般参差翻转和松枝般骨法笔力。
本文要介绍的这幅《紫藤蜡嘴图》(见图),就是陈大羽1992年创作的画作。但见藤蔓枝叶逶迤垂落,迎风摇曳的紫藤花竞相绽放,让人眼前一亮;几只夸张变形的蜡嘴栖息于繁茂的藤枝上,此刻正“叽叽喳喳”地悠然自乐。春天的大自然气息悄然扑面而来……画家在该图右下侧以行草体款识“大羽八十一岁”,并钤印一枚“陈大羽”阴文方印。
陈大羽这件暮年之作线条浑厚老辣、力透纸背,并伴有枯笔飞白,笔势雄强苍健,赋色典雅艳丽,内涵清馨隽永,富有阳刚大气之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画家的人格魅力。以书入画也是陈大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因为受到吴昌硕、齐白石等国画大家的影响,人们从中尽可领略到陈大羽“写”意味十足的如枯藤般参差翻转,以及苍枝般的骨法笔力。
这幅《紫藤蜡嘴图》虽然仅截取了紫藤花竞相盛开时的一个局部场景,却充溢着盎然的天趣春意和灼热的生命意识。热爱美的陈大羽,正是通过到客观世界中去发现美,用胸壑中的画笔表现美,来尽情地抒发个人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和美好愿望。画家凭藉以小寓大等表现手法,试图让人感受到画面之外万紫千红般的绰约风姿:春天永远是美好的。这大概亦正是中国传统花鸟画艺术的格调意趣所在吧。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现代著名画家陈大羽《紫藤蜡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