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在如是观
《金刚经》四句偈
赵无极《10.03.79》油画画布,一九七九年作54 x 65 公分估价:5,500,000 – 7,500,000 港币经历狂草时期的电掣风驰,赵无极于七〇年代期所创的作品,逐步突破原来的画面格局,从「聚」走往「散」,正如《10.03.79》里中空型的留白结构,像是观望着广袤千里的天际,云烟相接、迷离倘恍。画中既有北宋米芾山水中雾雨蒙蒙之感,亦有英国浪漫主义大师透纳笔下云生沧海之势,意境的建构从大自然的观点出发,直抵一个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反映了苏立文在《东西方艺术的会合》一书中所谈到:
“ 赵无极以书法的锋芒结合富于空气感的深度,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对于三度空间的直觉。一个中国艺术家所关心的,从来不是事物的表面,他总是洞察潜藏在事物后面的东西……总是暗示着一个超过眼界所及的真实境界。”《10.03.79》的命题里亦透露一个重要的线索,因三月十日正是美琴的忌日,赵无极于这天挥笔绘下云烟雾霭的一幕,圣洁的灵光冲破云烟透现而出,如是象征着艺术家的心态已获得升华,此刻心无旁骛地专注创作,迎接八〇年代渐臻圆熟大境的光辉岁月。赵无极《无题》水墨纸本,一九七一年作51.3 x 55.3 公分估价:200,000 – 300,000 港币《10.03.79》靉靆萦绕,若与赵无极1971年的水墨精品《无题》对照,即可见两者在创作灵感上的发展关系:艺术家自旅居巴黎以来,一直回避以中国水墨进入西方艺坛,免招取巧制胜之非议;及至七〇年代初期,始于好友亨利・米修的鼓励下,将水墨作品公诸于世。经历战后抽象洗礼,赵无极此时的水墨作品亦已脱胎换骨,《无题》整体结构雄悍奔腾,俨然可见「狂草时期」之锋芒;同时,水墨媒材柔中带刚的特性,又预示了「无境时期」的诞生,其所绽放的精神力量,诚如中国现代主义的精神领袖、明末画僧石涛在《画语录》所言:
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
中国水墨让赵无极在最困难的时刻重拾力量,而当艺术家再次回归油画之时,一种焕然一新的风格已经蜕变而出,他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到:“ 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我的画风变了,也许这时我成熟了,过去累积的努力有了成果。我画我的生活,但也想画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空间、一个梦的空间,一个使人永远感觉和谐的所在,即使用的是充满矛盾力量的不安的形式。每一幅画,从最小到最大的,都是这梦的空间的一部分。”赵无极 《23.03.77》油画画布,一九七七年作54 x 65 公分估价:5,500,000 – 7,500,000 港币这个使人感觉和谐的「梦的空间」,在赵无极于七〇年代初重回阔别二十多年的中国以后,便获得了灵感构思的依归。在《23.03.77》里,象征东方的嫣红曙光乍现画中,犹如晨光破晓,大幅渲染出一道深刻的生命轨迹,造就了此一时期极为罕见的绚丽观感;而交错于画幅中央亦红亦黑的书法笔触,彼此调合、互相辉映,带出阴阳相生的和谐。赵无极七〇年代的油画作品以虚空玄渺的色调为主,如《23.03.77》般以明艳如火的橘红为主调者极为少见,可见此时艺术家饱满抖擞、奋发昂扬的创作状态。
拍卖详情
现代艺术晚间拍卖
7月8日下午6时
现代艺术日间拍卖
7月9日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一
请密切留意蘇富比官方网页及社交媒体平台以获取最新资讯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READ MORE) 浏览拍卖详情
版权所有 @2020 蘇富比拍卖行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激变与超越:赵无极七〇年代油画及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