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石佛:郑州给出了一个艺术区发展的独特样本

艺术新闻 艺微客 1385浏览 0评论

石佛当代美术馆

自 1990 年圆明园艺术家村开始聚集起,中国的艺术区发展就如同莫比乌斯环一 般,不断重复着兴建和拆迁的轮回,但艺术区的主体:艺术家却从未占据主动, 只是随波逐流。而在郑州却拥有一个独特的样本:石佛艺术公社。创立 15 年,生 发于国际化、重构于城市化,又在当下的大众化和网络化中再建构,支撑其出现 和延续的当代性从未缺失。她既是一件艺术作品,黄国瑞等艺术家献给城市的一 个永久艺术装置;也是一个价值样本,郑州给中国艺术区发展的一个值得参考的 独特样本。

国际化浪潮中生发

中国的国际化的进程,本质上就是边缘文化接近中心文化,进而补充甚至占据中 心文化的过程。

众多领导学者出席“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特展”媒体见面会

2006 年的中国正处于全面追求“国际化”的大浪潮中,热情而盲目——这也是国 际化初级阶段的典型表现。全国超过 1/4 的城市(183 个)以建设“国际化大都 市”为目标;经济上,进出口总额达 1.8 万亿美元,稳居世界前三,称为“世界 工厂”;文化艺术上,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与国际对话的需求也开始迸发,意大 利文艺复兴艺术展、大英博物馆藏品展、俄罗斯艺术 300 年展、从莫奈到毕加索-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精品展等大批高质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上广落地;国际顶尖 艺术基金会尤伦斯也开始修葺 798 的场地,筹备落地艺术中心。

建设中的郑东新区 CBD

郑州虽身处中原腹地,也并不会缺席这个国际化浪潮,东西两侧分别在经济和文 化上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如同初舒的两翼缓缓展开。东侧自不必说:CBD 的建设初具规模;外交部长、副总理等国家领导频繁到访;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相继落地。随之而来的国际资源,开始构筑这个城市国际化的基础。

石佛村黄国瑞工作室

而在西侧,著名旅美艺术家黄国瑞在石佛村建立个人工作室,并组建石佛艺术公 社,标志着这座城市拥有了与国际直接对话的文化艺术平台。自此始,河南首个 当代艺术原创基地开始聚集生发,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作者涌向此地,短短一年达 二三百人。此后数年内举办各类型的艺术展览、艺朮活动、学术讲座百余场次, 很多创作者在此成长为具备国际水准的艺术家,石佛艺术公社也发展为国内具有 代表性的艺术园区,在 20 世纪初的中国艺术界留下了深深的石佛印迹。

国际艺术大师杰夫·昆斯到访石佛艺术公社

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 Mikael Hautchamp(右二)参观新园区

生发于国际化浪潮下的石佛,也因创始人的缘故,拥有着深刻的国际化基因。黄 国瑞老师旅美多年,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他在石佛艺术公社伊始就提出了坚持走 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举办《河南石佛艺术纽约展》、《德国柏林艺术代表团-河南 石佛艺术公社交流展》等国际交流活动,国际艺术大师杰夫·昆斯、法国驻华大 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参赞 Mikael Hautchamp 先生、“中国当代艺术之父”栗 宪庭等人也先后到石佛走访交流。让本土艺术家对当代性和国际性有了更深刻的 认知,而不至于轻易陷入“表面的国际化”:为了被认同、获取市场回报,去迎 合西方,最终被西方文化模式囚禁。这是当时中国艺术圈的一个“大陷阱”,西 方强势文化的主观审美并不是国际化。

城市化变迁中重构

红色房顶为原石佛村中的艺术家工作室

随着村中“红房顶”(艺术家工作室)不断增加,石佛艺术公社的理想和现实都 在稳步前行,但美好的背后总暗藏隐患——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让已初具规 模的艺术公社面临新的决择。不断有艺术区因拆迁而烟消云散,位于三环边的石 佛村也充斥着拆迁的流言。面对“城市化”,这个频繁消解艺术区的不可抗力, 黄国瑞却以艺术家的思维,巧妙借力,与政府、地产——这些“城市化”的主要 力量合作,选择以地产的形式重构石佛艺术公社。既可以解决影响艺术区存在的 根本问题:无产权,也是一个艺术家对“城市化”的艺术表达,充满当代性。2010 年新的石佛艺术公社园区正式立项,面对城市化,石佛并没像大多艺术区一样无 力,而是选择了艺术地运用城市化,让面临解构的石佛有了重构的可能性。

新的石佛艺术公社园区设计图

石佛艺术公社建成

经过多方奔走,2015 年在村子对面新园区终于破土动工。建设一批有产权的工作室,让石佛艺术公社不再面临因外力而解构的窘境。借用“城市化”进程,完成 自身的解构、重构,石佛给出了一个独特的、值得参考的艺术区样本:科学规划、 现代设计、完善配套,而这些又能被艺术家掌握自主产权,艺术家在此拥有选择 的权利。建成后,石佛艺术公社将由一个艺术聚集村落发展为当代文化艺术复合 特区,包含画廊、美术馆、工作室、创客办公、餐饮咖啡等丰富的功能。不但艺 术家可以在此安心创作,同时也可以容纳音乐人、文化人、创意者、设计师和斜 杠群体,让艺术与多种文化在此融合碰撞,产生本土独特的艺术内容。随之而来 的双年展“石佛艺术公社大会”等国际性艺术活动,又会将这些独特的本土艺术 推向“国际化”的深层阶段,去获取自身话语权,参与艺术的国际本土化进程。

石佛艺术公社画廊 2015 年建成

当下的艺术生态及艺术区的发展已不能拿 10 年前的经验来框定,西方所建构的艺 术运营模式也不会适合中国的社会境况。对于艺术区建设和艺术国际化,石佛必 须开启自己的再建构。

大众化和网络化中再建构

2020 石佛艺术公社年展

新园区的建成象征了石佛艺术公社——这场将持续数十年的“艺术创作”完成了 “再稿”。而新的创作语境已经出现,“创作”仍将继续。

UCCA 邀请蔡徐坤为毕加索大展定制作品讲解语音包

当下社会趋向大众化和网络化,艺术行业也开始扁平化。从创作者到机构、从观 众到藏家、从学术到大众,早已从点到面互相关联、穿透,彼此交织在一起。画 廊、美术馆、工作室这些传统艺术区的中坚势力在这个交织面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对它们而言,艺术生态早就不再是“艺术还是商业”、“学 术还是大众”这么简单的选择题了。越来越多的美术馆、艺术家开设小红书、抖 音等新媒体平台,选择与商业跨界互动,当代艺术在大众和学术中不断渗透、打 破。就如同托马斯·克洛对前卫艺术的观点: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从一开始便具

有天然的亲密联系,作为现代艺术承担者的前卫艺术不断在高雅文化和大众亚文 化之间进行渗透,打破等级之间的平衡,从而形成与文化工业合谋下的现代艺术。 大家对艺术区的期待就如同克洛讲到的“前卫艺术”,没有固定范式,只是在不 断渗透、打破。当下的艺术生态及艺术区的发展已不能拿 10 年前的经验来框定, 西方所建构的艺术运营模式也不会适合中国的社会境况,艺术生态的发展不仅于 眼前、不仅于模式。

​入驻园区的 ZERO 零艺术空间和艺术家工作室

对于艺术区建设和艺术国际化,石佛必须开启自己的再建构。而其中的艺术家也 要做好再建构,观察、表达出现的转变。艺术如想拥有生命力,对自身的限定和 框定是不可取的,对当代艺术的框定和限定,这本身就是违背当代性的行为。本 土艺术国际化的前方没有参照,只有不断的再建构。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石佛:郑州给出了一个艺术区发展的独特样本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