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一提“美育纳入中考”,为什么这么多人抓狂?

艺术新闻 艺微客 537浏览 0评论

这几天,出了个艺术领域的大新闻。

20201015日,中央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纳入中考”。

 

据教育部司长王登峰介绍,目前已经有4个省将音乐、美术科目纳入中考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下一步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改革。

 

消息一出,争议四起。微博上反对的声音几乎是压倒性的:

 

 

总结起来,反对理由主要是两点:一、纳入中考的科目太多了,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

 

从上图可以看到,加入音乐、美术后,武汉学生的中考一共要考15科,看起来确实压力山大。

 

二、音乐美术的补习费、器材费太贵了,会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对低收入家长来说,这是在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

 

以钢琴培训为例,在北京,靠谱一点的英皇钢琴教学机构,一小时四百是起步价,要是有幸请到音乐学院的教授来指点,一节课两千起。更别提购买钢琴的花销,随便一架“卡哇伊”就要五万块。

 

“孩子从零基础学到英皇八级,保守估计得花三十万。”这是一名从事金融行业的家长,给他小孩算出来的账。

 

这样的费用确非普通人家所能承受,难怪人们一听到美育,就想到沉重的经济负担,令人咋舌的开销。

那么,“美育纳入中考”真的是两面不讨好,同时在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吗?

首先,关于美育课程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是个伪命题

 

因为学生呆在学校里的时间是不变的,总课时固定,课程上增加一节音乐美术,势必就要减少一节语文数学,有增有减,从这个意义来讲,所谓增加学业负担是不存在的。

 

实践层面也证实了这点,2018年,广西省南宁市开始试行“美育纳入中考”,从试点经验看,音乐、美术课是没有课外作业的,一些知识点,只要在课内记诵和鉴赏即可;考试也没有上难度,40分钟的考试时间,大多数学生30分钟就交了卷子,学生表示“只要正常听课就能拿高分”。(《南宁晚报》报道)

 

另外,中考科目多达十几门,看起来夸张,其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发达国家比比皆是,并不是我国才有的现象。

 

法国的中学生要学习16门科目,除了音乐、美术,还包括法语、数学、英语、第二外语、体育、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地球与生命科学、拉丁语、劳动技术、公民教育、哲学。

 

同样,日本中学生要学习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14门科目。

 

如果发达国家学生可以学习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诸多科目,正在追赶他们的中国学生,为什么要止步不前呢?

反对者的第二个理由——“美育纳入中考”会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仔细推敲起来,也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初中为义务教育,就是说,由国家义务出师资、场地、乐器、耗材,免费教给学生音乐、美术,不需要家长买乐器、置笔墨,整个过程,不用家长花一分钱;

 

家长可能担心的是,因为美育纳入中考计分,为了考个好成绩,不得不花钱给孩子上昂贵的校外培训班,造成经济负担。

 

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中学美育的目的不是选拔艺术尖子,而是基础类的素质普及,因此美育考试不会是高难度的淘汰型考试,而是基础批量的过关型考试。前面提到的南宁试点经验已经反映出这个情况——只要学生正常听课就能拿高分,并不需要额外的补习。

 

有人说了,既然美育考试那么容易,达不到区分学生成绩的目的,为什么还一定要纳入中考计分呢,干脆只学不考行不行?

 

很简单,因为考试是学习的指挥棒,纳入中考计分,学生才会严肃对待艺术课程,否则就可能把它们当作无关紧要的副科,胡乱敷衍,在音乐课上写数学作业,在美术课上复习语文……如此一来,国家投入在美育上的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

总之,这笔账算来算去都是学生有好处、家长占便宜,怎么就成了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制造“教育不公”了呢?

 

事实上,这项改革反倒是缩小了“教育不公”差距。因为如果不是学校义务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恐怕根本没机会接触艺术类课程。

往期推荐

重建圆明园,是个好项目吗?

(朋友,创作不易,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一提“美育纳入中考”,为什么这么多人抓狂?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