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色彩与水墨共舞:浅谈姜德溥作品

艺术新闻 艺微客 473浏览 0评论

姜德溥先生, 5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他是80年代最早一批实行“职业化”的中国艺术家,至今依然保持着昂扬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其所创作的作品体现了他独有的绘画技艺和艺术风格。作品频频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性艺术展览上亮相,确立了他在中国当代重彩和现代水墨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和作品风格。

媒体采访

展览海报

姜德溥“艺程返乡”中国美院母校个展(作品捐赠)

中国美院许江院长展览祝贺

姜德溥的作品,具有开时代风气之先。上世纪90年代,姜德溥探索借中国画的用笔之道,结合色彩、造型等西洋画法,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古典与现代兼具的宣纸重彩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映日荷花-1998-88X88cm

狂草山景-1992-68X68cm

红云-1999-88X88cm

姜德溥一度十分迷恋于中国的水墨。但是,即便如此,正在水墨中欢畅游弋的他,内心深处还是认为现代中国画改革的关键还是在于色彩。他觉得色彩不仅作为绘画要素是本能的,而且几乎是中国画复兴的一种必由之路。长期以来,传统画家迷恋于“墨分五色”,并曲解了“水墨为上”之说。当然这可以认为中国画是为了展现水墨的充分表现力,却无论如何不能理解为可以完全用水墨取做代色彩。如果认为中国画天然是贫色的,这将是荒谬的。

水墨-2001-68-68cm

姜德溥在上世纪80年代与朱屺瞻、钱君匋、孔柏基、袁颂珉、丁立人、等共同策划《上海六画家书画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中国画的色彩探索。他交替使用流淌的透明、半透明色和浓重得几乎还没有完全溶解的色团,并以多层次、多技法的总体构思与微妙变化的细节相呼应。泼墨、积墨、泼水、干湿互用;拓印、反拓、指墨等手段的大胆妄为,偶发式效果和理性的“冷处理”相交叉,冲破了传统国画“随类赋彩”的概念,进入“色彩表现”的新天地。他的那些新色彩画,和古人的作法已很少有相似之处。这些作品是自由不羁的,充溢着生命的激动之波;但它们又是现代的,不失中国气派,具有民族文化的真髓。

《上海六画家书画展》海报

姜德溥水墨作品

姜德溥并非轻视传统,恰恰相反,他热爱传统。看看他那些以传统技法创作的水墨画,你不能不叹服他不凡的传统功力。但是,像他具有如此传统功力的老艺术家,居然仍能以极大的勇气从传统中“打出来”,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现代的中国画新表现方式,我们就不得不佩服了。

远望雪山-1998-68cmX68cm-中国美院母校收藏

姜德溥的“抽象”作品并非无所依傍,而是从数十年传统功底中演化而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把外在的规式和陈旧符号一概舍弃,留住笔、墨、意、气、神、韵。他用音乐感来处理画面,令作品富于韵律;继之又重点解决色彩问题。他认为色彩永远是绘画的主要因素,因而他提倡“直接画法”,犹如大设色没骨一派。同时他又在画作中探究各种新颖的“肌理”效果,予观者别样的审美感受。

黑色交响曲.河畔-1982-68cmX68cm

黑色交响曲.山溪-1982-68cmX82cm

​黑色交响曲.劈山-1984-68cmX68cm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色彩与水墨共舞:浅谈姜德溥作品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