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动感的彩陶、绘制精细的瓷器、纹饰精美的青铜……这些都是美术教育的绝佳素材,常出现在美术教育的教材和科普读物中。在运用这些素材时,我们常会从绘画、雕塑等专业角度切入,实现从“书本”到“实物”的转换。但从美育的角度看,还原这些艺术作品的“场景感”和“历史面貌”,能更好地让大家了解艺术作品、知晓历史发展,让文物“活”起来。
“皿而全”铜方罍 商代 高88cm 口长26.1cm 口宽21.6cm
1919年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活”在历史场景中的艺术创作
当我们面对博物馆的资源时,往往会把彩陶、青铜器、瓷器、绘画作品等放在工艺美术、绘画、雕塑等门类中,从艺术的角度加以欣赏。
其实,这只是从独立文物的层面来利用博物馆资源,实际上在博物馆里开展美术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营造出的独特的文化空间,让大家首先认识到每件文物与艺术品并非单独展示,而是与同时期的文物、遗址照片、研究资料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空间。所以,在开展美育时,要尝试将文物与艺术品还原到其创作与使用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其中的内涵。
明式厅堂里的家具
以古代家具为例,在明清家具展中,起到分隔空间作用的展墙被设计成冰裂窗棂,柔和的光线营造出舒适燕居的氛围。同时期的家具组合摆放,古画中的家具展现出家具在古人生活中的使用场景。这样一个综合文化空间予人以美的熏陶。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藏珍·随方制象——古典家具展”展场
文物中的美育养成
王世襄先生将明式家具之美概括为“木材美、造型美、结构美、雕刻美、装饰美”。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古代家具在已知的功能和造型之外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取法自然的审美情趣、曲直的动静变化、通过坐姿的要求达到一种道德的自律追求等。
云游博物馆,看明清古典家具,既是温故而知新,更是古为今用、融会贯通,进而可以提高审美艺术修养,在寓教于乐中品味生活之美。美育教学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明清家具展”展厅场景
1
生活美学
与其他器物相比,木器中的家具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古人的文雅生活离不开家具:燕居于躺椅上看云卷云舒,对坐于罗汉榻上摆炕桌棋盘对弈,在书案上挥毫成卷,坐在琴桌旁焚香拂弦……雅器成就了雅兴,古人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融于器用之中,而又不囿于器用。如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本身有何雅?雅在陋室主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调素琴、阅金经”的生活方式。
2
设计中的实用美学
明式家具的设计注重耐用性,选材考究,造型合理,结构设计巧妙,是美观与实用的统一。将明式家具作为研学对象,学生自主探索其中的耐用性设计,可从中学习古人的巧妙工艺和务实精神。
明清家具模型
家具中的榫卯结构顺应了木材本身湿涨干缩的特性,有效地避免了环境对木结构的影响。通过设计多种榫卯形式,让每个构件接合时实现榫卯间的相互避让,有效地减小构件受损的程度,提高家具整体的强度和刚度。这些设计增加了家具的使用寿命。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感受其中的实用美学。
3
纹饰中的装饰美学
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学生已经对传统纹饰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明式家具中的装饰美学,可从学生熟悉的卷草纹、花卉纹等纹饰切入,重点让学生了解明式家具中凸显自然本色之美和纹饰运用中以少当多的简洁之美。
在明式家具中。会应用少量的雕饰,但往往十分节制,如在椅子的背板上会有浮雕或透雕一小方纹饰。这一小块装饰就像是一幅作品的点睛之笔,与整体的古雅之美相符合。
椅背上透雕的寿字纹
结 语
古人云:“教学相长。”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结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尝试更多地让活动体验者在空间氛围和历史语境中完成主题探索,通过非强制的形式培养体验者的探究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令其在参与中实现获得感和自我完善求真、求美的满足感。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青少年美术教育时,充分利用展览营造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博物馆独特的文化空间,会让美术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丰富,也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所裨益。
本文选自《中国中小学美术》2019年8期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探索》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年第3期
点击图片购买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总编辑:周伟
副总编辑:李滢
主编:金萌萌 黄宗亮 宫鸣宇
副主编:范雨萌 贾小川 张钟心
责任编辑:李春立 王珏英
- END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云游博物馆:鲜活的美育资源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