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成都新青年》创始人、主播思斯主持开幕式
2020年6月5日下午,由兰艺术出品,批评家、策展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肜担任学术主持,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虹和兰艺术创始人罗文涛担任策展人的《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第一季第五回展在成都天府新区麓镇新雨街26栋附211兰艺术拉开帷幕。
本期展览作为时隔半年后兰艺术线下开启的首场展览,由兰艺术主办,四川好搭档精英俱乐部、麓湖商业·A6创酷集盒协办,呈现了三位青年艺术家曾朴、朱可染、王阔阔的艺术作品。
《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项目联合策展人、兰艺术创始人罗文涛致辞
《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项目联合策展人、兰艺术创始人罗文涛致辞时谈到,怀着对艺术的热爱之心,机构一直秉承“艺术点亮生活”的理念,不忘初心一直在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从去年的首期至今,兰艺术会将陆续推出全国范围内的17位优秀艺术家,并以十期展览的形式呈现出来。谈到项目的缘起时,罗文涛表示“成都有非常好的艺术土壤和默默创作的艺术家们,却缺少一些机会,或许有一束光照到他们身上后,他们会从这里出发,走向更为广阔的平台。于是我把‘发现未来之星’的想法告诉了何多苓老师,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并郑重的推荐了彭肜老师,在王虹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开始酝酿这一项目。此后,我将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改造,变为了现在的兰艺术空间。希望这个不大的空间可以像微光般,照亮青年艺术家,给他们提供舞台和绽放的机会。”
《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项目联合策展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虹致辞
《发现未来之星—FFA青年计划》项目联合策展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虹致辞时对三位艺术家的创作进行解读,并认为三位年轻的艺术家给了自己很多启发。“作为一名评论家,每每看到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时,都能够得到启发,将书本中的理性理论和与艺术家接触中的感性经验相结合,受益匪浅。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他们独一无二的故事,没有谁的经历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有一些精彩是相通的,就是足够真诚的表达。希望艺术家们能够保持这种纯真,保持对于创作的热情。”
麓湖商业支持经理李振华致辞
麓湖商业支持经理李振华致辞时表示,艺术家带来艺术作品、改变生活的气场、麓湖也正在以建筑的艺术、改变一个城市的气场,欢迎更多的朋友们热爱艺术,感受艺术的生活方式。
艺术家曾朴致辞
据曾朴介绍,本次展览拿了一些之前的作品,也有今年过年期间的创作,包括布面油彩的《heart》系列,水彩《永恒》系列和折页《乱》。如果说《heart》系列是艺术家以陌生的眼光看陌生人的一种“向外看”的状态,那么后两者的水彩创作则是曾朴以创作的方式回溯曾经那些影响过自己的绘画、电影和书籍,从中更为清晰的寻找自己的来路,有一种“向内看”的态度。同时在几条线索中进行创作上的推进,在不同媒介、尺寸之间自由切换,以此来保持创作状态的鲜活。
曾朴展出作品
“《永恒》系列中对于天使的描绘源自我非常喜爱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这个系列始于去年,之前画了一些鲁本斯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影响过我的艺术大师,我想以自己的方法和眼光去解读他们。有一年去日本,经过美术用品店时买过一本册页。在翻阅时有一种观看日记的感受,和时间有关。这也触发我找到时间和自己所喜爱的电影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始了折页的创作。《乱》以黑泽明的电影为原型,却又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而是选取了我自己记忆中和感兴趣的场景。”
曾朴 《heart2》布面油彩 80X60cm 2020
曾朴 《永恒4》26x18cmx2 纸本水彩
曾朴 折页 《乱》17x312cm 纸本水彩 2018
曾朴 折页 《乱》局部 纸本水彩 2018
曾朴的架上绘画肖像作品有着一种完全不同于普通人物绘画或个人面部照片的特殊气质,一种非常鲜明的“景观化”特征。从视觉感知看,曾朴的肖像并不写实,或面容模糊,或神思恍惚,不是无所事事,就是身影鬼魅。如空气般漂浮在城市的各个空间,不被关注,不被照亮,就是每个平淡日子里的混沌状态。再加上被抽离了人物所存在的实体空间,曾朴肖像艺术中的面容完全丧失了真实感与身体感,彻底脱离了传统肖像人物绘画审美理念——“传神写照”式的外形特征与个性心理刻画,这样一来,反而使曾朴的肖像表达具有了特殊的情绪与魅惑。
从题材来源的角度看曾朴的肖像,我们也许比较容易察觉这些肖像的“魅惑性”。对于最初的创作,曾朴回忆说:“我是用绘画来表现一些片段的,零碎的瞬间,有来自现实生活的,也有来自幻想部分的,图像资源有自拍的,有来自报刊,网络和任意改编的,在每张画上我希望能画出”感觉”,能注入当时的体验。”正是因为来历不明,真假不分和虚虚实实,曾朴的肖像一反传统肖像绘画的视觉指向性和审美目的论。作为“景观化的肖像”,曾朴画中的面孔与任务没有来历,没有指涉,一张张漂浮在空白背景的模糊面容好像在记忆与失忆中辗转漂泊的人影,突然出现又急速消失,仿佛极度痛苦面目狰狞,又仿佛愁容满面失魂落魄。
艺术家毛焰说过,他喜欢曾朴绘画的原因在于“他的一些作品有一些我喜欢的东西,很敏感,很内心化,甚至还有一些很脆弱的东西。”
《景观与肖像的双向转化 2007-2019曾朴的艺术作品》
——彭肜(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支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艺术家朱可染致辞
使用炭笔在油画布上晕染,运用西方的绘画媒介又不失东方意境。朱可染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Night-blooming cereus 2》系列和《云卷·云舒》系列。自2010年开始,艺术家便开始了纸本素描的创作,受到东方禅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思想的影响,朱可染在创作之初多表现花鸟鱼虫,而这些都和时间,空间概念相关。从《物·象》系列向内表现身边的事物,再到《云卷·云舒》系列中去观察时间、自然、宇宙的变幻这些向外打开的状态,都是朱可染在不同阶段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在画布上的投射。
朱可染展出作品
“我的油画作品主要以人物为主,素描更多的是表现自然和自然界的生物,这两者并不冲突,更多的是一种互补。从一开始我的创作就是穿插进行的,也没有固定的风格和符号限定,是一种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同步的状态之下的创作。作为艺术家,我认为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所以素描、油画这些我都会尝试,根据自己不同阶段对事物的感知来进行表达,更贴近个人真实的情感体验。绘画从来都是多元的,我的创作也是如此,无论哪种表达,都是个人化的。”
朱可染 《Night-blooming cereus 1》 41x30cm 纸本素描 2020
朱可染 《Night-blooming cereus 3》 41x30cm 纸本素描 2020
朱可染 《云卷•云舒》-1 100x135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朱可染 《云卷•云舒》-3 100x135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朱可染这批素描,叙述的是时间。当古希腊雕塑和昙花并置,云和树同现,一幅画就有了时间的含义。雕像历千年不朽,古树立百年不倒。而昙花每年只开一夜,白云每秒变化形态。它们的并置,说的是宇宙的故事,物质的故事,人生的故事。屹立不倒为静,瞬息万变为动,动静之间,我们走过自己的道路,并目睹宇宙的奇迹而不解;朱可染的素描,把这种目睹和不解记录下来,然后不寻求解释。我想,她所领悟的谜题就在里面:昙花惊现而雕像无视,白云悠悠而铁枝无情。唯有静静的并置和流逝,沉默不语,相识相忘。
我们能看见东西,靠的是光线,而光线是有色彩的。但素描只有黑白,因此是虚构之作。但无论中外,黑白的素描也已经存在千年,我们从中依然看见世界。在中国,素描又称水墨,其含义又深一层:除了描绘自然,作者自己也进入其中,暗藏不露。朱可染有学院派训练,其作品正是以光为笔,表现对象时也抒发心中块垒。虽然她的方法是西式的,但隐隐有东方的意境。这意境删除了表象,留下森然的凝视。
——何多苓(艺术家)
艺术家王阔阔致辞
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王阔阔具有代表性的《本·性》系列和《再造山水》系列,延续以往的创作风格和主题,艺术家在局部上进行了更加有力和确定的表达,细节处理上也更加简洁。
王阔阔展出作品
2012年开始创作的《本·性》系列作为王阔阔创作心理状态的一个转折,也是艺术家最具完整性和自我表达系列的开始。“当时我对于现状的困惑忧虑成为一团迷雾凝聚的高墙,横亘在生活和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闲暇时,偶然看到动物世界里大猩猩沉思和大笑的两种表情,突然被它们的情绪所触动,那是一种有别于人类现状,源于生命本能状态的存在。‘生存至上’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已经成为社会集体潜意识,一直驱动我们趣流奔逸。如柏拉图对情感欲望的比喻,如同失控的野马。因此,我想通过动物纯粹的生命状态引导观者重新审视我们的存在思维。”
两年之后的《再造山水》系列饱含着王阔阔对传统的认同、敬意和反叛的矛盾综合心理。一方面艺术家努力追寻历史传统传递出的信息,同时沉浸在古典山水的内蕴精神里面,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无法企及,但是品其韵味,却让他始终难以遏制再造山水的冲动;另一方面他又怀疑古典山水在当下现实中的传承是否有其必要性,是否合理?对于传统的再立以一种什么方式呈现?对于已臻化境的山水逸品而言,今时的入世精神如何在其中融合并将古典山水的内蕴延续下去,这是王阔阔一直深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一个民族即使在进步的过程中也会断掉部分精神传承,也许是情感,也许是意识。我希望将来能以自己的方式,让传统山水与当代艺术契合,以一种入世的姿态呈现,把天地造化、山水灵秀与人文关怀合而为一。创作里面共存的抽象规则是我崇尚的自然主义与入世社会的联结。通过具象与抽象共存的伪和谐空间凝聚一种因矛盾而生的‘共情’,即使时间抽离,只要有人类情感存在并与之对视就能产生共振,让我们时刻觉知并反思当下。”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家的状态,王阔阔不断的在解决问题之中思考并实践着。
王阔阔 《再造山水.2019.No.01》 直径8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9
王阔阔 《再造山水.2020.No.11》 30x18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王阔阔 《本·性2020.No.03》 100cmX1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王阔阔 《本·性2019.No.05》 80cmX6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9
观看阔阔的作品《再造山水》系列,直白鲜明的对比色块背景中,细腻而层次分明的,具有文人水墨画特点的炭笔山水位于画作的前景,巨峰蜿蜒,山石纵横,树木点染。整幅作品中古典与现代,抽象与具象,传统与当下,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仿佛在寻找绘画语言的时间踪迹。
——罗文涛(策展人、兰艺术创始人)
《再造山水》系列的结构意义在于:现代性-传统性风格的拼贴(不是为了对立-对比),正如王阔阔在自述中所说:“一个民族即使在进步的过程中也会断掉部分精神传承,也许是情感,也许是意识。我希望将来能以自己的方式,让传统山水与当代艺术契合,以一种入世的姿态呈现,把天地造化、山水灵秀与人文关怀合而为一。”王阔阔通过背景色彩的灰度、色彩在视觉上的量化对比弱化了或者说尽力避免了我们意识形态的覆盖(对“山水-传统”与“背景色彩-现代”的对立认识),从而将不同的元素放入到了一个被消除掉意识形态等级和边界的平滑空间中进行重新的组合、结合乃至融合。这是既突破“西方-东方”对立幻想,又突破“传统-现代”对立幻想的唯一途径。解决的就是王阔阔所提到的“今时的入世精神如何在其中融合并将古典山水的内蕴延续下去”的问题。
再回过头看结构方式和《再造山水》相似的《本·性》系列,看上去似乎是生物-生命与非生命的背景的结合,不过在思考开始的时候,依然需要绕开二元的逻辑分析。因为一旦用二元逻辑看待作品,一定会得出“生命-自然”与“现实-规范”等的对立隐喻,然而这并不符合作品生成性尝试的努力。如果有意识地排除掉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干扰,和《再造山水》类似,《本·性》系列探讨的是生命(未必能与“自然”概念重合或者等同)的不同存在样态。这种差异化的样态呈现要求创作者和观看者都首先放下二元对立的联想,将不同的元素(不管被冠名为生命还是非生命)都放到一起,不断呈现不断变换,以此形成新的生命历史轨迹,因为创造性发展不是别的,就是生成!
——王虹(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现场嘉宾合影
出席开幕沙龙的嘉宾有成都蓝顶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野,《成都新青年》创始人、主播思斯,著名诗人、作家、美食家石光华,策展人王虹,万华商业经理李振华,青年艺术家以及热爱艺术的朋友们。
著名艺术家何多苓和嘉宾参观本次展览
著名美食家石光华等嘉宾参观展览
现场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7月5日。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兰艺术“发现未来之星”第五回呈现曾朴、朱可染、王阔阔近期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