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云冈学”要突出民族融合

艺术新闻 艺微客 472浏览 0评论

​创立“云冈学”属于学科建设范畴。学科建设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对于“云冈学”的创立,若单从学科名称上看,人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拿它与“敦煌学”相比较,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有本质的区别。“敦煌学”的形成有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通过考古发掘以及深入的研究,然后逐步形成了相关的研究分支,如敦煌石窟考古、敦煌艺术、敦煌遗书、敦煌石窟文物保护及“敦煌学”理论等等。1909年罗玉振发表《敦煌石室书目及其发现之原始》和《莫高窟石室秘录》,开创了“敦煌学”的历史,以后敦煌研究逐渐扩展,出现了诸多研究成果,然后才为国内外学者认可,并最终形成了国际性的学科——“敦煌学”。

创立“云冈学”的关键是不能效仿“敦煌学”,走“敦煌学”的老路,而一定要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结合云冈石窟或整个北魏的历史来进行学科规划,只有这样,“云冈学”才能名正言顺,坚固扎实,行稳致远。云冈学可以设立诸多分支,在所有的分支中,我认为民族融合或民族学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理由如下:

1、北魏是由古代游牧民族鲜卑族的一支拓跋氏建立的统治北方的王朝。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腹地的“嘎仙洞”三次“南迁”,才逐渐深入到中原。在中国古代历史里,具有确切民族发源及迁徙经过,并创造历史辉煌的唯有拓跋鲜卑,这在民族学及人类学上,意义重大。

2、公元398年拓跋鲜卑迁都平城建立北魏王朝时,中国北方正处在十六国割据的大乱中,所谓“五胡乱华”,当时的民族除了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拓跋鲜卑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实现了中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这对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拓跋鲜卑迁都平城后,开始开凿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拓跋鲜卑“刻在石头上的王朝”的缩影,“云冈学”离不开北魏史。魏收的《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古代史学的正史,可以说也是“云冈学”的基础理论。不仅如此,云冈石窟还吸收了西域(包括西方)的民族文化,是东西方民族交往和交融的历史见证。

4、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关连的,民族问题与国家问题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有诸多科学论述。研究“云冈学”中的民族融合或民族学及人类学问题,可以“述往事,知来者”,为解决现实中或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借鉴。因此,“云冈学”不仅要有历史眼光,还要有现实的和未来的眼光,更要有世界的眼光。

5、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今天汉族的姓氏里还保留着鲜卑族的历史痕迹,汉语里也还有鲜卑词语等等。古代的民族关系与今天的民族关系,存在着一脉相连的复杂关连,值得深入研究。在“云冈学”里设立民族融合或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分支,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

总之,“云冈学”的创立,一定要遵循学说的创立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进行科学的规范,要体现出学科的思想,要有创新意识。“云冈学”不能仅仅局限在云冈石窟本身,局限在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等等,而要在北朝的历史大背景里建立这门学科,其中的关键就是体现历史大趋势的民族融合。笔者认为,这些是“云冈学”学科建立之初,必须慎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6月5日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云冈学”要突出民族融合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