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七十年前的利永公司紫砂杯

艺术新闻 艺微客 422浏览 0评论

​这是一只民国时期的紫砂白釉把杯,外露自然本色,内部敷以白釉,通高5.2厘米。此杯用紫泥制作,砂粒明显质感强烈。杯子把手的设计感很强,上部一个圆环,下部有一弧线支撑,此造型不同于以往传统器型,可以感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在当时是相当新潮的。民国时期,西方先进的文化深受社会主流推崇,前有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范例,学者达官们纷纷提倡向西方学习,坚持传统的人则被视为“遗老”,学西风潮渗透到生活各个层面,连日用品也开始改头换面。

一般来说茶杯的内面无需敷釉,因为紫砂本身有透气功能,利于茶性的发挥,而这只紫砂杯为何偏偏敷了釉呢?应该说这只杯子不仅能用来喝茶,更大可能是用来喝咖啡的。正因如此,它的把手才设计得这样新潮,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杯身可见一行陶刻,“卅五年秋”,落款竖写“利永制”。以民国陶刻的水准来说,这里的刻字不是那么精妙,可能刻者功力尚未纯熟,或者是刻的时候有些仓促和随意,因为这样的杯子是成批制作的。“卅五年秋”是民国纪年,公元1946年,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抗战时期,宜兴的制陶业受到极大的打击,许多人都改了行不再制陶,只有少部分人还坚持着。

利永公司是民国时期制作和经营紫砂陶器的著名商号,它的前身是“利用公司”。民国初年,宜兴名士周文伯(物理学家周培源之父)与前清秀才邵惠如(著名紫砂艺人邵大赦之子)创办了利用陶业公司,公司总部设于宜兴,聘请诸多名家为技师制作陶器,其中有程寿珍、范大生、裴石民等,1915年,公司将旗下技师制作的紫砂器送至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赛,获得大奖。1920年,公司更名为“利永”,由邵惠如之子邵咏棠任经理,在上海老城隍庙豫园内设“利永陶器店”,并创办陶工传习所,由俞国良、程寿珍、邵云如等名师教学传艺,培养紫砂新人。1926年及1930年,公司送旗下技师作品参展美国费城和比利时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获奖。利永公司的产品不仅销售国内市场,还远渡重洋,远销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制器不仅有壶,还有盆、瓶、鼎、罐等类,影响极为广泛。抗日战争爆发后时局动荡,上海的利永公司不得不撤回宜兴蜀山。建国初,利永公司也融入公私合营的大潮,1950年,邵咏棠之子邵仲和加入宜兴紫砂产销营业处,1955年,邵仲和参与筹建并加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利永公司就此告一段落。然而,这并非结束。

2013年,上市公司中超电缆收购利永品牌,注资成立中超利永紫砂有限公司,利永公司再度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新时代新趋势,中超利永公司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签约紫砂陶艺家、入驻淘宝天猫开展电子商务、以雄厚资本购买名家名作,与银行合作开展紫砂质押融资……对于这些举措,有人赞赏有人忧心,在此我们不作评判,毕竟时代在发展,与时俱进不是坏事,许多事情还在摸索过程,无论如何,利永再次重生了。此时,翻看这只利永公司制作于民国时期的紫砂杯,杯底一枚独具特色的汉瓦纹式印款,外圆内方地排列着“利永公司”四个篆体大字,感慨紫砂陶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史,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七十年前的利永公司紫砂杯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