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致力传播美好的艺术。

陈以轩毕业作品_油画专业作品

艺术新闻 艺微客 596浏览 0评论

姓名:陈以轩

院校: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专业:油画专业

作品名称:《生火》

装置 165×150×170cm 纸质材料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作品简介:《生火》通过书页纸、包装硬纸壳、纸筒等纸质材料通过铁丝网塑形,制做成篝火堆的形象。通过一种物化的方式来将纸质材质和火焰本身作为一种矛盾关系,制造出一种奇景,但是最后的呈现效果像是舞美道具,由于这个在制作过程中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制作的时间周期、制作场地等因素,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实物的堆砌,通过大量书籍、报纸的叠加达到一种像是被烧焦的木材效果,达到像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堆积式”的方式,还是一种观念性占主导,而非只是一种视觉体验的装置艺术。生火是一种在野外求生的最主要的手段,这和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边缘的关系,这些现成物能够产生一些比较明确的指代效果,这确实是作品中体现不太充分的地方。在研究生阶段的都尝试了这样的堆积思路。                        我很欣赏班克西(Banksy)从边缘文化身份来介入这个社会。每一个艺术集团或个体都有自己的有效性标准和层次结构,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篝火周围聚集着部落群体,这些成员可能由于相似的身份认同、个人遭遇、性取向等而产生了相应的圈层。我的创作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潜意识当中对边缘文化的想象,获得我未曾经历过的体验,进而以作品来表现对于这些文本的理解。                       绘画在语言特质的探索上越来越困难,更多应该是作为一种辅助作品完成的工具,艺术家在功利驱动下一味追求炫目的视觉刺激来试图与电子技术比肩,这也是20 世纪80 年代希望复兴绘画的艺术家所面临的困境。《转弯》中,我以挪用班克西的一些图像和我的个人的经验来制造一幅叙事的画面,视觉形式只是绘画的基本要素,我只是将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性的信息的指代方式。隔离墙、防护网、监控设施、摩托车、嬉皮士、原始部落、废弃的垃圾堆等碎片化的图像构成了一个“在路上”的纵深场域。转弯灯的亮起预示着一种社会规训的裹挟下对无政府式的个人的选择。我的作品目前还是一个经过预设的结果,在视觉表现上是将图像和材料进行混合,与劳申伯格的浏览式的视点不同,我的作品只能说是在进行造像,没有他们那种复杂的模糊性语义。一方面是契合论文对于所讨论的“野生”概念的主题,另一方效仿班克西涂鸦艺术的一些观念。预设了《生火》和《转弯》进行组合的展示方式,意欲去指涉青年艺术家所要面临的艺术问题或者是生存方式,在社会法则规训的丛林中寻觅一种处于“半合法”的自由。而涂鸦一直是一种非常年轻的艺术,也一直被年轻人所接受的各种亚文化所同化,它的特殊性也同时是典型的时代标记。他们也许并不热衷于去代表核心的社会价值,而是更乐意发展出了有着类似外貌、着装、发型等很多同质化的内部圈子,之后的创作会将创作的兴趣放在这方面。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何工

作品名称:《转弯》

其他 163×102cm 0 创作年代 2020

作品故事:

作品简介:《生火》通过书页纸、包装硬纸壳、纸筒等纸质材料通过铁丝网塑形,制做成篝火堆的形象。通过一种物化的方式来将纸质材质和火焰本身作为一种矛盾关系,制造出一种奇景,但是最后的呈现效果像是舞美道具,由于这个在制作过程中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制作的时间周期、制作场地等因素,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实物的堆砌,通过大量书籍、报纸的叠加达到一种像是被烧焦的木材效果,达到像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堆积式”的方式,还是一种观念性占主导,而非只是一种视觉体验的装置艺术。生火是一种在野外求生的最主要的手段,这和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边缘的关系,这些现成物能够产生一些比较明确的指代效果,这确实是作品中体现不太充分的地方。在研究生阶段的都尝试了这样的堆积思路。 我很欣赏班克西(Banksy)从边缘文化身份来介入这个社会。每一个艺术集团或个体都有自己的有效性标准和层次结构,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篝火周围聚集着部落群体,这些成员可能由于相似的身份认同、个人遭遇、性取向等而产生了相应的圈层。我的创作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满足潜意识当中对边缘文化的想象,获得我未曾经历过的体验,进而以作品来表现对于这些文本的理解。 绘画在语言特质的探索上越来越困难,更多应该是作为一种辅助作品完成的工具,艺术家在功利驱动下一味追求炫目的视觉刺激来试图与电子技术比肩,这也是20 世纪80 年代希望复兴绘画的艺术家所面临的困境。《转弯》中,我以挪用班克西的一些图像和我的个人的经验来制造一幅叙事的画面,视觉形式只是绘画的基本要素,我只是将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性的信息的指代方式。隔离墙、防护网、监控设施、摩托车、嬉皮士、原始部落、废弃的垃圾堆等碎片化的图像构成了一个“在路上”的纵深场域。转弯灯的亮起预示着一种社会规训的裹挟下对无政府式的个人的选择。我的作品目前还是一个经过预设的结果,在视觉表现上是将图像和材料进行混合,与劳申伯格的浏览式的视点不同,我的作品只能说是在进行造像,没有他们那种复杂的模糊性语义。一方面是契合论文对于所讨论的“野生”概念的主题,另一方效仿班克西涂鸦艺术的一些观念。预设了《生火》和《转弯》进行组合的展示方式,意欲去指涉青年艺术家所要面临的艺术问题或者是生存方式,在社会法则规训的丛林中寻觅一种处于“半合法”的自由。而涂鸦一直是一种非常年轻的艺术,也一直被年轻人所接受的各种亚文化所同化,它的特殊性也同时是典型的时代标记。他们也许并不热衷于去代表核心的社会价值,而是更乐意发展出了有着类似外貌、着装、发型等很多同质化的内部圈子,之后的创作会将创作的兴趣放在这方面。

导师评语:指导教师:何工

艺术家简介:

艺术简历:本科学校: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就读时间:2010.09-2014.07所学专业:油画学历学位:本科现就读于:四川大学就读时间:2017.09-2020.06所学专业:油画(MFA)学历学位:硕士                                                                                       自我评价:四川大学油画(MFA)2017及应届在读研究生,曾在艺术家(何工)工作室担任助手工作,并且目前也是我研究生的导师,具有较扎实的基础技能和一定的创作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对现当代艺术理论的学习,我不希望局限于一尘不变的材料和绘画语言特质的单一模式。平时喜好参加一些非正式(或非官方)的创作活动,不是因为不接受普遍的展览模式,而是觉得亚文化对于青年来说更易于融入和更能刺激“在场”的创作欲望。参展经历2018年4月作品《糖果避难所》参加四川大学美术馆举办的“无籍之界——多媒介实践工作坊”展览。2019年3月作品《存在的构成》参加四川大学美术馆举办的“隐秘的探索——多媒体艺术实践”展览。2019年5月参与《成都偷心》域上和美先锋剧场部分舞美制作。

阅读原文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艺术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艺微客 » 陈以轩毕业作品_油画专业作品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